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老伏波营。
海气凄清。
鹧鸪啼上越王城。

海门一点,驾素车白马,怒潮来去。
回首苏台金虎气,断送几场歌舞。
鄢郢家门,荆蛮带砺,两地应难补。

昂藏獬豸兽,出自太平年。


乱代乃潜伏,纵人为祸愆。


尝闻断马剑,每壮朱云贤。

沂水春可涉,泮宫映杨叶。


丽色异人间,珊珊摇佩环。


展禽恒独处,深巷生禾黍。

蜀主相诸葛,功高名亦尊。


驱驰千万众,怒目瞰中原。


曹伯任公孙,国亡身不存。

文侯耽郑卫,一听一忘餐。


白雪燕姬舞,朱弦赵女弹。


淫声流不返,慆荡日无端。

日照昆仑上,羽人披羽衣。


乘龙驾云雾,欲往心无违。


此山在西北,乃是神仙国。

秦灭汉帝兴,南山有遗老。


危冠揖万乘,幸得厌征讨。


当君逐鹿时,臣等已枯槁。

汉时征百粤,杨仆将楼船。


幕府功未立,江湖已骚然。


岛夷非敢乱,政暴地仍偏。

汉皇修雅乐,乘舆临太学。


三老与五更,天王亲割牲。


一人调风俗,万国和且平。

天生忠与义,本以佐雍熙。


何意李司隶,而当昏乱时。


古坟襄城野,斜径横秋陂。

巢许在嵩颍,陶唐不得臣。


九州尚洗耳,一命安能亲。


绵邈数千祀,丘中谁隐沦。

六国韩最弱,末年尤畏秦。


郑生为韩计,且欲疲秦人。


利物可分社,原情堪灭身。

十四方州富,三千战弩强。


平生愧昭谏,独未讨朱梁。

终筑朝汉台,未预诛秦会。


吕雉不能臣,伟哉南武帝。

有士五百人,岛中犹可国。


何事奉头来?


秋风洛阳陌。

六国不帝秦,赖有布衣在。


怀古独登台,斜阳满东海。

秦兵谋大梁,决河灌夷门。

百万皆为鱼,闾里无一存。

不用无忌谋,人人皆有言。

原尝四公子,养徒各三千。


金玉弃如沙,快意当目前。


好士要尽心,安知悉英贤。

汉家青史上,计拙是和亲。


社稷依明主,安危托妇人。


岂能将玉貌,便拟静胡尘。

花颜玉带拥高城,迢递情人到楚荆。


此日清油开别榻,不知传酒属何人。

冠剑纷纭出石城,偏从佳客问分明。


只应不避兰成妒,历历莺啼说太清。

霸王雄图并,凄凉世径分。


鲸鲵赴巨壑,鹰隼失高云。


难折朱游槛,休嗟袁绍军。

主父希世者,画策妙纵横。


指麾一言用,震动诸侯惊。


日暮临远涂,中道方倒行。

【其一】


误哉秦穆公,身没从三良。


忠臣不违命,随躯就死亡。


低头窥圹户,仰视日月光。

鹰自养来饥肯去,龙从卧后顾须频。


到头骥足非难展,只在当时驾驭人。

海内英雄待一呼,云龙际会入东都。


羯奴不识真人事,徼幸中原欲并驱。

江沙一日蚌胎虚,游女争夸掌上珠。


美化不将风俗禁,他年恐作媚川都。

一闲茅屋暗尘埃,香火凄凉几奠杯。


故国到今如传舍,后人复使后人哀。

特特来从抵鹊山,一心都在献芹闲。


非关楚国真难辨,举世人皆厌等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