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千古风流八咏楼,江山留与后人愁。


水通南国三千里,气压江城十四州。

梁日东阳守,为楼望越中。


绿窗明月在,青史古人空。


江静闻山狖,川长数塞鸿。

鸣雨过庭除,病骨崚嶒不自扶。
强倚阑干成小立,萧疏,立困依然作宰予。


惊觉失华胥,楼外青山落照馀。

郡古低临水,城荒早闭门。


岸沙分路细,江南带云昏。


山岂缘诗瘦,楼应厌市喧。

风云万里郁神州,人醉天南第一楼。


唱遍南朝新乐府,最难天子是无愁。

春风海上客徵歌,消受群花眼福多。


我比石斋尤豁达,不妨坐抱顾横波。

我是东阳老布衣,沈腰销瘦胜当时。


非常胸次能无酒,如许江山政要诗。


今古可惊浑似梦,英雄未死恰如棋。

【其一】


客自新亭郡,朝来数物华。


传君妓楼好,初落海榴花。


露色珠帘映,香风粉壁遮。

突兀飞楼雾里看,当年词客此盘桓。


窗中二水浮天入,槛外千峰插地寒。


海峤心情饶伏枕,台垣消息几弹冠。

一上篮舆便有诗,诗怀如与素秋期。


好山到眼时时换,流水于人步步随。


衣古任从村犬吠,心闲惟有野鸥知。

岁莫俄惊十日冻,天风吹雪满江南。


穷阴积数花应六,丰岁标祥白已三。


出土麦苗还自秀,傍岩梅蕊为谁含。

近年耆旧晨星似,况复林泉事考槃。


白首能来欣倒屣,青云不去耻弹冠。


日长公馆棠阴静,春莫山城雨气寒。

贱子不出动经月,出门四郊多好春。


微风野桃红作阵,连雨溪水绿成鳞。


杨雄为文最奇古,李白得句徒清新。

相逢曾记帝王州,又向华溪接宴游。


陶令虽辞彭泽去,寇君终为颍川留。


雨鸠鸣绿桑连野,晴雉翻青麦满丘。

石室初从浑沌分,呀然一窍气氤氲。


山僧惯住鼋鼍窟,野老能穿虎豹群。


行怪帽檐常碍藓,坐惊衣袖忽生云。

胡家兄弟出名门,朝夕留宾礼意敦。


特为老夫称寿酒,敢忘沉醉坐华轩。


春前着蕊梅犹浅,腊底飞花雪正繁。

危楼潇爽近星辰,此日

八咏诗传千古名,蹇驴何在井空澄。


凄凉楼外双溪月,曾照齐梁几废兴。

每到楼中忆沈郎,碑间文字烂生光。
四时山色藏烟雨,两派波光下夕阳。
湛辈仅能登岘首,召南元自爱甘棠。
隐侯故事许谁传,领略江山付谪仙。
虹抱子城增面势,翚飞杰栋跨风烟。
旧题压倒三千首,壮观追还七百年。
旦登西北楼,楼峻石墉厚。
宛生长定□,俯压三江口。
排阶衔鸟衡,交疏过牛斗。
金华尽是神仙府,群玉峰高青可数。
绛气光腾宝婺躔,婺女从来司此土。
峨峨飞观矗云巅,幡幢香霭罗真侣。
仲舒旧事无人记,家令风流一世倾。
天下何曾识真吏,古来几许尚虚名。
八咏楼中景,都从笔下收。
使君容此客,诗卷重于舟。
我颇曾三至,君应倍四愁。
摇落秋旻一望长,浮空颢气白如霜。
楼头待月郡城晚,水底有天江国凉。
却恨人生如寄客,未容年少即衰郎。
公逾四十气方强,未怕秋风作鬓霜。
人物此时仍富乐,襟怀无事可悲凉。
严涂行取青毡物,末路宁同白首郎。
怀古荒碑在,登楼晚望赊。
秋阴垂野薄,江势抱城斜。
天地悲游子,冰霜感岁华。
长溪西注,似延平双剑,千年初合。
溪上千峰明紫翠,放出群龙头角。
潇洒云林,微茫烟草,极目春洲阔。
朱槛层层照水滨,半藏湖色半看春。
阴云湿栋不知暑,落月临窗忽见人。
风触高帘通有路,灯悬深雨照无燐。
远兴引游踪,漫遍踏天涯,萋萋芳草。
偏爱双溪好。
有隐侯旧迹,层楼云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