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淫雨何淹久,朝阳四望晴。
云收山骨露,江落水痕生。
豁豁知人意,欣欣见物情。
雷威无节雨霖频,倍喜晴阳照火旻。
野外刍荛寻故道,田间箫鼓赛闲神。
乱苗竖似痿人起,积霭披如旧屋新。
西风有意作新晴,不遣中宵鹤鹳鸣。
红袂行云仙梦断,青灯对酒客愁轻。
起看垄首禾无害,见说溪头水已平。
雨馀天宇十分清,到处官蛙噤不鸣。
残点喜闻檐溜断,新凉更觉葛衣轻。
飞扬楚观人无梦,畜缩胥涛怒已平。
连宵骤雨喜初晴,何处残蝉不乱鸣。
晚熟岂妨粳秫好,秋声先傍竹梧轻。
纷纷云散心安在,隐隐雷收气未平。
雨占甲子向来频,谁道开晴必换旬。
云过阳台空有梦,雪消姑射漫凝神。
林间却喜鸠呼妇,檐外何妨鹊噪人。
洞中龙亦詟先声,韬敛云阴放日明。
久雨也知田父苦,十分端为使君晴。
但令渤海捐刀剑,不用天河洗甲兵。
黄堂通夕听檐声,去谒灵湫及未明。
画鹢破寒收宿霭,老龙擎日献新晴。
何须厌胜驱黄帽,况复精诚却卫兵。
残冬见微霰,大雪降春前。
喜得四时正,不忧三等田。
况逢人谷日,开出艳阳天。
清平路崎岖,开凿资神斧。
西来接滇蜀,南下通吴楚。
峰峦渺云汉,林木蔽烟雾。
万山深处古宁州,五日真成十载游。
千古濂翁招不返,翠云亭上看江流。
山行愁雨水愁风,两月风中更雨中。
今日一帆天送我,晴湖如鉴夕阳红。
晓出金门过御桥,御沟冰泮雪花消。
人间二月春将半,始见黄金柳色娇。
三月偏多雨,今朝忽睹晴。
落花千万点,好鸟两三声。
幽草沿阶绿,赪霞入树明。
云雨从前梦一场,园林转觉倍生芳。
青青杨柳听齐女,袅袅芙蓉慰楚裳。
别沼旋添三尺渌,小窗新透百花香。
几日愁霖一夕收,晴薰吹绿满蘋洲。
山光浥润浓如画,水气生寒忽作秋。
竹坞烟销频驻履,海天云尽一登楼。
封姨夜半驱黑云,羲和海上推朱轮。
氛埃净洗碧天阔,物色清开玄圃新。
光景无涯输老眼,觞诗有兴属何人。
疾雨飞云惨淡收,清风萧飒晓凉浮。
石榴浥润红妆腻,水藕凌寒紫艳羞。
四野凭栏诗里画,八窗欹枕梦中秋。
千金一刻此良宵,积雨初晴乐事饶。
白兔影寒横紫塞,玉楼光动逼丹霄。
人间灯火鳌山近,天上风云辇路遥。
曀曀层阴虺虺雷,崇朝云敛日光回。
十寒树杪新迎暴,一径蹊门乍剪莱。
土脉引膏随地长,绮疏流白向阳开。
癸亥之腊甲子春,积雨连阴已九旬。
滑路价增银齿屐,暗厨烟起桂枝薪。
垂天忽见收鹏翼,出地方惊碾火轮。
岁律更新序,疑当混沌初。
冥云连岁隔,积雨两旬过。
鸡犬悽寒晦,牛羊怯陟阿。
儿时望岁真痴耳,老至逢辰转索然。
输与澄和好天气,提壶犹待向斜川。
雨霁霞明作晚晴,天公有意慰舆情。
霜场未卜千仓满,云稼堪徵二麦成。
碧垄苗低翻浪细,绿杨叶小簇阴轻。
年来日日候阴晴,浑是耕耘陇上人。
但得鸡豚欢里社,敢将蛊鼠累陶钧。
晓来初日满林光,犹见枝头梅子黄。
一对蝉声相上下,柳丝摇曳与俱长。
久厌梅蒸蠹客袍,一逢晴色喜陶陶。
岚烟散后青山出,海雾开来日月高。
四海廓成清世界,五湖消灭恶风涛。
安得绳丝万丈长,绊留乌影在扶桑。
三春厌倦泥涂走,一旦亲逢日月光。
山有晚烟青郁郁,天无阴雾碧苍苍。
雾敛云回雨却残,衣单犹尚怯朝寒。
烟尘暗处江山窄,日月光来宇宙宽。
渔棹不忧滩浪险,客轮惟喜路程乾。
夜来急雨淙飞檐,脱惊红日辉潭川。
梨花有情朝露重,柳带无力春风颠。
傍帘新燕低拂掠,入槛戏蝶相联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