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时平廊庙半夔龙,赵将何人说李葱。


一见黄麾识全仗,始知赤舄有三公。

日来金阙丽苍龙,风入宫墙展鹿葱。


夹道焚香迎步辇,两班鸣玉从群公。

忆作西来梦,犹堪细数程。


随云千里到,看月五番生。


上箔蚕宜暖,濒湖麦要晴。

老病犹朝朔,华颠尚著冠。


马头收雨去,湖面拍堤寒。


鸟作乡关语,花如梦寐看。

炎乡白昼苦难眠,也逐孤云学问禅。


行到精庐知浴佛,坐来古洞亿飞仙。


远公暂向名山住,管子初从辽海还。

乌饭新炊芼臛香,道家斋日以为常。


月苗杯举存三洞,云蕊函开叩九章。


一掬阳泉堪作雨,数铢秋石欲成霜。

砚几书床茂树间,花深竹密地宽闲。


绿阴正是浓时节,遮尽人家只见山。

白发萧萧一秃翁,披襟扶杖早凉中。


偶因不饮全无寐,自笑能诗例得穷。


梅雨园林江橘绿,竹风庭院海榴红。

倾国倾城夸美色,千金万金供首饰。
武林城中花巷名,绍兴年前人未识。


亮死瓜洲再讲和,巷名不为栽花窠。

客里花都尽,初闻晓树莺。


莺声虽已老,毕竟是莺声。

出城烦送客,童稚亦相随。


貌比初来老,行因共语迟。


桥边分手后,马上转头时。

百年春一年,四月月将圆。


客邸淹长日,归途逼暑天。


莺声时一啭,蚕事欲三眠。

深言惧忤时,聊复一评之。


靡暇防蜂虿,惟工竭茧丝。


因循终不恤,平定岂无期。

今岁知何处,天刑亦惨哉。


潢池犹未静,洚水复为灾。


民叛非无说,官贪有自来。

黄梅三日雨,漏屋使人愁。


无饭不遑恤,有书犹欲修。


绵延蜂虿贼,震动犬牙州。

端许忧差减,宁容病寖侵。

添兵薅草寇,垂早降梅霖。

寨破山无险,田高水亦深。

望望遥峰外,行行茂树中。


愁添诗鬓白,旱觉战尘红。


已叹桑无茧,何期麦有虫。

小园无客至,独坐一绳床。


霁日千林净,薰风四月凉。


禽鱼完孕育,草木竞芬香。

昔日初闻寇,诸人早出师。


焚烧宁太广,收剿已无遗。


斧钺何曾钝,雷霆岂肯迟。

久谓兵当解,何知战未休。


属方甜笋蕨,遽已艳葵榴。


骨痛金疮作,心烦火色浮。

郭西寺门双石头,水槛相对林塘幽。


白花过雨落松暝,黄鸟隔溪鸣麦秋。


衰朽虚蒙宣室问,淹迟实爱小山留。

忘朝斋戒是寻常,静启金根第几章。


竹叶饮为甘露色,莲花鲊作肉芝香。


松膏背日凝云磴,丹粉经年染石床。

莫更惜春光,条条爱景长。


楝花三日雨,燕子一襟凉。


鱼影深摇绿,梅腮巳上黄。

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


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

平生幽梦尚依依,不待他年事已非。


绕砌犹争新竹长,辞枝空对落花飞。


湖山信美宜为荐,鸥鸟寥翔可有机。

次第看花已作尘,出关烟景似初春。


东风又绿先畴土,血染谁哀让畔人。

重见湖山淡冶姿,烟岚怯望更迷离。


只供倦客茹清泪,无复当年赚好诗。


故宇温存惟片石,扁舟邂逅剩篙师。

口衔石阙腹车轮,衣上重沾京汉尘。


鹑首十年仍此醉,鸡声独夜对何人。


滔天终有还清日,誓水难酬未死身。

繁坞疑春在,空塘得暑迟。


长年木兰棹,游女竹枝词。


万树声俱发,千山坐觉移。

五云佳气蔼充闾,一绶如虹挂太虚。


忽展凌波无缝袜,贪看争日砑光裾。


金庭白鹿愁骖驾,玉局青羊惜授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