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自缘迟暮忆沧洲,翻爱南河浊水流。


初过重阳惜残菊,行看旧浦识群鸥。


朝霞映日同归处,暝柳摇风欲别秋。

南浦菰蒋覆白蘋,东吴黎庶逐黄巾。


野棠自发空临水,江燕初归不见人。


远岫依依如送客,平田渺渺独伤春。

自叹未沾黄纸诏,那堪远送赤墀人。


老为侨客偏相恋,素是诗家倍益亲。


妻儿共载无羁思,鸳鹭同行不负身。

漕河引领望多时,画舫何因到尚迟。


镜里年华空自笑,诗中风韵契阿谁。


风添流潦来偏骤,秋入新凉觉尚微。

一番风月已平分。
留得玉溪云。
蔼蔼宾僚如故,东楼北海清尊。

潜山之水兮源远远,溪翁何在兮源不见。
昔之隐于此地兮自无怨,后世之人兮因兹亭以缱绻。

潜山之水兮波涣涣,溪翁何在兮波可玩。
昔之隐于此地兮信无患,后世之人兮因登亭以萧散。

潜山之水兮流幽幽,溪翁何在兮流不休。
昔之隐于此地兮将何求,后世之人兮因筑亭以遨游。

仇池苏仙语,发挥我孤山。


孤山有何佳,林逋庐其间。


风高气化远,庸贩亦班班。

仿佛风流转小车,洛中情味尚谁家。


江湖水满无飞雁,城郭春深有乱鸦。


且自山间更林下,从渠地角是天涯。

雅怀何地不为春,弭节临川亦载欣。


万事悠悠俱昨梦,一身落落掩前闻。


山焚玉石何难辨,水杂淄渑未易分。

潜山之水兮声潺潺,溪翁何在兮声可观。
昔之隐于此地兮应甚安,后世之人兮因名亭以考槃。

鱼米骈登橘柚垂,备闻佳政起深思。


女巫罢进《神弦曲》,乡校新陈《鲁颂》诗。


风叶昼埋公馆静,霜钟寒度海云迟。

江中八月雨如烟,去买徐州送客船。


采石山头送李白,身骑明月上青天。

万里西风吹急湍,茆堂幽事起凭栏。


客寻玄草频捐佩,醉倚青松不着冠。


渔父暮归双艇急,鲛人夜语一江寒。

蓟北秋高起夕峰,送君南去楚云重。


市中五斗新丰酒,醉后三年长乐钟。


耕陇未须悲燕雀,涉江何处采芙蓉。

不尽黄尘起,重惊赤羽驰。


无书问消息,有泪到疮痍。


家国愁兼入,签藏事可疑。

传檄纷天地,征兵到薜萝。


愁来失俯仰,书去畏江河。


痛哭千村暮,横行万骑多。

独吟心欲折,南望首频搔。


鼓角鲸如立,楼船蜃自高。


青天失战马,落日惨征袍。

世变忽如此,天心那可知。


蛟螭江欲裂,戎地马堪支。


当日销金甲,斯人遂赤眉。

理楫逢残暑,浮杯属晚晴。


浦遥云叶暗,川迥月华生。


光射波珠烂,凉侵水玉清。

青岛频多事,苍生今可哀。


使非徐福去,贽岂越裳来。


战色千村暮,潮声万舸回。

羽檄纷传箭,龙骧乍拥旄。


千笳吹月落,万甲积山高。


筦库群趋府,渔樵半佩刀。

徐吴收战马,闽粤遂夷歌。


水斗潮难至,郊寒垒渐多。


鲸鲵今未灭,舟楫问如何。

岂料边烽起,真看到海门。


楼成疑蜃过,舰失畏鲸吞。


士气酣三战,夷兵困七奔。

西陵曾寄惠连诗,江北深冬见汝迟。


归去家园如问讯,杨州官阁有梅枝。

春草凄凄寄远辞,报椷犹及雁归时。


不堪颜范离群久,傥见羊何共和之。


书去江阳看咫尺,剑分斗下忆雄雌。

凤毛一日起千秋,不数东阳八咏楼。


乍对颇谈科斗字,相携频典鹔鹴裘。


航头卖历犹朱雀,江上闻歌似白鸠。

江左才名信不虚,西行待诏上公车。


逢时渴望金茎露,为我来窥石鼓书。


七泽风流夸欲尽,六朝秋色赋何如。

吴家楼上飞云还,万里罗浮在此间。


别后君曾呼白酒,梦中吾每驻青山。


已知慧远新开社,愿学刘伶善闭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