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末云霞暝,城隅烟水深。


维舟呼不见,渔火坐相侵。


夜下芙蓉渚,秋高橘子林。

岁去浑无似,时闲亦自歌。


林间原寂寞,世上有风波。


溪浅云归树,星沉月满河。

却别金陵寺,兰桡亦未停。


钵添韶石米,月照始兴城。


水过民居折,山围粤国清。

雨过村茅湿,更收宿雾流。


迎人当水鹤,失脚幸田畴。


山税输油子,方言杂楚讴。

木岭仍韶石,星途转乐昌。


笑看一日事,嬴得廿年忙。


山挂茶藤白,溪流杉叶黄。

倦来恋枕簟,不觉午时过。


力是频年减,心原歇处多。


摇帆分日色,微月澹天河。

欲雨江云暗,乘风树影凉。


心枯千种事,发变十年霜。


短梦无襟蕈,长贫愧稻粱。

一住芙蓉驿,辛勤越二旬。


时过丹荔候,衫渍路头尘。


顾我原无似,求人只用真。

似类沙鸥迹,偏寻木客言。


金盘秤石马,玉斧印杉孙。


买竹供编筏,维舟且听猿。

城角传更至,江波送月来。


天寒山戴帽,鹤宿脚生苔。


澹宕含哺性,蹁跹鼓腹材。

事事心皆倦,时时意自伤。


有人艰乞食,何客足谋王。


蛙井窥天小,鸿云附翼长。

忽与山俱寂,方知役未宁。


敷疮消热血,读史敌炎蒸。


沙上盟寻鸟,人间乞遇兵。

维舟当古渡,依荫卧清流。


伐木无佳友,抡材结石楼。


几年挥汗倦,三伏岂知愁。

番禺北下险秦崤,章贡西边近楚郊。


五岭气来苍雾合,双溪声动玉虹交。


山邮傍岸多攒石,野屋缘城半覆茅。

江口帆开五两飞,海门遥望树依微。


若为得似千年鹤,东向三神岛上归。

我从沅湘到石鼓,既见蒸湘喜无度。


为谁触热向零陵,更有潇湘在前路。


乐哉湘水是吾师,挹彼三川尽注兹。

身闲最怕俗间忙,夜短仍妨睡思长。


戍柝传更催曲枕,领舆将梦踏黄塘。


湿云裹月江天白,小雨蒸春草树香。

黄落山川亦变衰,平生高李吹台诗。


秋来季月溪南路,独往空歌宋玉悲。

佳辰人物本难俱,事事虽非景不殊。


君既悼亡应感旧,细看那复嗅茱萸。

紫芝九日上杭都,溪馆经从说大苏。


摇落风霜为搔首,病馀真是我非夫。

玉山何许两峰高,不特云藏雾亦韬。


可惜敝庐城郭浅,心蓬徒使目还蒿。

远水犹归壑,征人合忆乡。


泣多盈袖血,吟苦满头霜。


楚国连天浪,衡门到海荒。

犍为城下牂牁路,空冢滩西贾客舟。


此夜可怜江上月,夷歌铜鼓不胜愁。

波伏鱼龙夜不惊,菱花千顷湛虚明。


吴侬似怪青丝马,汉月重临白帝城。


世说窦融功第一,独怜阮籍醉平生。

五月江风多自南,停舟滞雨兴难堪。


吕公矶送惊心浪,大别山凝扑面岚。


北海酒尊空已久,善和书册远谁探。

水缘城诘曲,水际暗桑麻。


篱落深村路,闾阎处士家。


烟篁黏半箨,风柳扬轻花。

大隐休夸浑俗尘,由来空谷有幽人。


只无忧患催垂白,何必功名挂汗青。


我已退非金马客,君宜上应少微星。

瞥见漳河水,燕齐两界分。


郡楼融晚雪,津柳挂残云。


病骨寒应倦,乡音近稍闻。

黄昏灯火聚江船,来泊蕲城古岸边。
诗客携壶忽相访,开元乐府听新篇。
灯大联舟数十程,客边分袂不胜情。
孤身去国同将母,两世通家沗作兄。
多病正堪归计早,不才深负主知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