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晖丹气紫,路隐翠林香。


野道依城社,山童执纪纲。


田高秋敛薄,溪曲夜湍长。

官俸胥方给,山殽市可需。


雨多沙碛失,桥断路程迂。


古树声何壮,秋萍迹已枯。

本作观风使,何辞度坂行。


干旄惟帝命,田野有民情。


石出泉争响,林幽树漫生。

信步攀跻感旧游,寒烟衰草思悠悠。


西风白发空惊老,晚节黄花独耐秋。


宇宙几人欢喜饮,江山一片古今愁。

绝句曾闻李涉,悲笳常爱刘琨。


自鼓霜钟一操,群盗不怕櫜鞬。

儒冠暂易武弁,漠北径去江南。


借问龙庭风雪,何如山市晴岚。

冶尽人间世,矗然存此宫。


廊回斜落月,钟老咽秋风。


灵气星坛护,香烟御座通。

空阔一边白,秋光澹到天。


数声传信雁,几点渡湖船。


已久无龙斗,安知有蜃眠。

饭牛陇上不曾冠,有客停车问考槃。


驿路烟尘劳使节,田家鸡黍愧盘餐。


梁悬旧榻还能住,袖出新诗且为看。

卜筑山城岁几更,杜陵今幸草堂成。


西邻喜接宫墙近,一酌时分泮水清。

荒园拟筑见山台,直北牛山紫翠开。


总说柴门新兆吉,县侯捶鼓送春来。

蜀道天收碧落钟,六丁移路凿蚕丛。


飞山夜挟风雷没,愁杀江南鬼五通。

邻蛩深夜语幽幽,犹此尘埃一敝裘。


甘菊已荒归栗里,蒲萄堪醉胜凉州。


知心海上千年鹤,极目云间五色楼。

平生喜诵城山句,一诵千回起狂慕。


梦魂夜夜峨眉巅,峨眉只在家西住。


照人楼蜃嘘青红,落笔天虬走云雾。

路入群山蹑翠微,车尘遥逐野蓬飞。


晴烘暖日杨生秭,乍拂和风客减衣。


黄石只闻书一卷,荒台犹说筑三归。

南游三载,只江山、不负中原诗客。
万里行装无别物,满意风云泉石。
牛斗星边,灵槎缥缈,鬓影银河湿。

一径石墙分竹色,两桥涧水和松风。
山灵怜我嗜幽胜,洗出林峦晚照红。
入山佳气异他山,翠逻周遭几复关。
流水白云无尽藏,莫教容易到人间。
才出城山路,云收霁景呈。
乾端顿轩豁,山色更晶明。
远近烟村露,微茫野水横。
高广与城埒,平夷似砥同。
举头瞻近日,敌面怯东风。
千嶂履屐下,重湖几席中。
公馀长闭目,只是老心情。
闻道寻山去,连忙出户迎。
好峰须到顶,灵迹要知名。
公昔骑麟下星渚,前身恐是匡庐君。
孤城遗老穷无告,太守真符喜见分。
彭蠡帆樯明夕照,吴城旌旆拂秋云。
宦游落拓成前梦,乱瘼摧藏各幸民。
岁晚来门今雨旧,人间倾盖白头新。
斯文不厌重论细,吾味何关数面亲。
儋耳归来思不群,衣冠洗尽瘴烟氛。
质坚已出鼋鼍窟,制古犹存蝌蚪文。
肃慎远遗知后学,荆梁入贡记前闻。
吴城之山若拳小,吴城之水深如沼。
上留遗庙久妥灵,下有潜宫更幽渺。
东湖西湖波合流,望穷浩荡天尽头。
锦官城西青城山,道释往往栖其间。
琳宫梵宇半陈迹,瑶草昙花空自闲。
禅翁说法伏黑虎,仙子朝元骖翠鸾。
城山饮罢冷侵衣,湖上重来月满卮。
未爱疏篱黄菊日,最怜秋水白云时。
谷城岩穴似飞来,十里湖光镜面开。
夜雨松窗僧榻静,秋风柳岸钓船回。
寻幽便扣生云洞,乘兴还登呼月台。
云雾成佳景,天明又几回。
忽携诗句入,别放画图开。
远树沉如立,行歌去似来。
四天围一地,浊少判清多。
人气翻相敌,无如俗物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