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道人送客过林扃,先识穿云拄杖声。


内苑深居无一念,东堂久阔尚馀情。


且欣能善将军饭,未怪频翻吏部羹。

凉风起苹末,集我凤凰条。


小夺琴中理,时添酒外骄。


回光泛芍药,遗响逗芭蕉。

问津只问弇山路,桥上双弇忽争露。


桃花欲尽不尽源,烟雨如迷未迷渡。


维梢小艇亦可怜,一棹便抵中峰前。

寒玉秋筠,衰丝暝柳,矾头浅画林峦。
溪月生迟,低窥不照愁颜。
尊空尚恋回肠地,伴怨虫、微语荒阑。

冯夷剪碎澄溪练,飞下同云。
著地无痕。
柳絮梅花处处春。

玉堂开宴劝杯宽,彩笔题诗洒墨乾。


绕槛山围锦绣障,过檐竹长凤凰竿。


旧游梦忆仙曹隔,雅会身惭病祟干。

借汝篁溪一日别,酬予金井十年情。


怀高深谷饶云水,谊重连床老弟兄。


霜叶满山人外色,雪花投涧枕边声。

不信遥山更有愁,苍茫烟树越王州。


见携孤策辞林鸟,知共何人上海楼。


潮带残阳归客艇,月随零露下蘋洲。

薰风又送下江船,共许青山各一天。


柳色渐深人去后,莺声偏逐马行前。


半旬云寺倾长日,几夕灯花话隔年。

冲云重作草堂游,庭树青黄湿未收。


子美有灵终恋蜀,孔明无计为安刘。


何须往事千年恨,自爱长江万里流。

烛引金莲白玉堂,宫垂银榜左春坊。


毛曾久倚黄门树,武子今封召伯棠。


揽有羡君花竹秀,课无怜我簿书忙。

世俗无轻好遁讥,先生岂是爱山扉。


圣人固重潜龙诫,君子安为即鹿非。


白水会来朝草径,红尘不敢傍麻衣。

池边历平蹊,果下动游鞚。


一笑未心领,万象徒目送。


渊渟历危槛,目景眩华栋。

园林多暇日,簪绂忝明时。


独负烟霞癖,谁图丘壑姿。


春花披露摘,冬果带霜移。

疏豁称吾庐,仍惭仁智居。


颓墉粗补葺,荒蔓颇芟除。


檐影交苔静,池光映竹虚。

偶洽林泉赏,端居意绪闲。


阶兰差可掇,庭桂即堪攀。


风扫留宾榻,云来傍舍山。

冰壶影里集朋从,三雅同倾共一中。
相与文楸看飞雹,不须舞袖觅惊鸿。
云边鸟道古来寺,烟际渔舟何处翁。
归心一发尉佗楼,一点晴烟见渡头。
三径尚堪携客入,中洲曾是为谁留。
青含浦树喧黄鸟,绿遍江苗过白鸥。
净坊秋色老苍官,檐额飞云细可攀。
客梦偶随疏雨断,僧游长带暮钟还。
似闻遗锡藏银地,亲见高人住骨山。
新成高屋碍云岚,下视诸方落二三。
妙喜不从他界断,德云今向别峰参。
按家便可超尘染,唤客何妨到酒酣。
尊酒千山野照残,孤云万里是长安。
空同北出青霄近,宫殿南开紫气团。
璧水春深燕月迥,锦帆梦落楚云寒。
把酒临池共赏莲,主宾尽美更谁先。
东朝少保人中杰,南省司空天下贤。
十丈漫劳夸玉井,双头不用数天泉。
中台台下石池莲,偏得纯阳气脉先。
开出好花香十里,留为清赏集群贤。
风摇翠盖斜擎露,水护红幢细引泉。
博带褒衣振古风,翩翩意气自江东。
清修迥出风尘外,大隐偏耽城市中。
名在任教闻女子,书传何必对仓公。
高士春山长薜萝,又披疏雨唱骊歌。
龙文宝气来茅屋,马首风沙指大河。
别绪桃花潭尚浅,怀人《杕杜》赋偏多。
今年七十多青里,莫把仙翁一例看。
再拜尊前为翁舞,草堂最好是无官。
玉堂四字重千金,宸翰亲挥赐禁林。
地望转从今日贵,君恩无似此时深。
宴回上苑花初发,麻就中宵月未沈。
五云扶辇下清厢,宝帙初开第一章。
旋卷班联回广殿,稍留笑语萃公堂。
紫霄近侍连镳过,黄发元臣照座光。
别离时候熟黄梅,岑寂山楼永昼开。
莫谓海滨孤讲席,须知草莽有奇才。
春残风雨田横岛,日落波涛韩信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