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已矣石室老,奄然三十年。


遗孙生不识,妙理定谁传。


孔伋仍闻道,贾嘉终象贤。

簪笏盈门独纫兰,卧龙潜在八龙间。


鸰原任说朝贤贵,鹤氅惟称处士闲。


静按仙经烧大药,狂挨僧壁画遥山。

倦踏长安落叶,闲寻剡曲扁舟。


三十六湾清晓,不知何处逢秋。

化鹤曾游赤壁,笼鹅又过山阴。


带月片帆归去,凌风一剑飞吟。

春风宛转下平台,有客横江尺素来。


雪苑旧推司马赋,云间今愧士龙才。


东州评骘琅玕重,中土愁惊鼓角哀。

病懒青山意自如,颇惭文似负吹嘘。


无论孺子曾悬榻,犹忆中郎旧授书。


茂苑棠成初惜荫,武陵花发不通渔。

海为百谷王,苍然带燕齐。
烛龙张眸七曜夺,巨鳌頫首三山低。


回风叠浪恒萧瑟,错落珠玑闪蛟室。

世才不可尽,豪鸷争辈出。


国手何纵横,令我难甲乙。


李生自燕京,雅与颜鲍匹。

凤鸟摩青天,片羽飞东海。


却堕七尺篱,鴳目荧然改。


骊龙颔下珠,夜必吐光彩。

于生书记似邹阳,片纸能专上客床。


不信比来知己事,试闻犹有令君香。

曾沾拂拭与群髦,回首垂髫已二毛。


斗色旧为雷焕剑,风尘今愧吕虔刀。


峰过衡岳鸿偏晚,水入湘江鲤更劳。

多才适世用,学者不遑处。


新词八咏楼,更泛涔阳浦。


行当应列宿,且复施甘雨。

七年一云雨,常恨辉容隔。


天末又分襟,离忧鬓堪白。


愿回凌潮楫,且著登山屐。

楚国傲名客,九州遍芳声。


白衣谢簪绂,云卧重岩扃。


长波飞素舸,五月下南溟。

金陵楼阁九天开,银汉仙槎万里来。


宫月夜悬鳷鹊观,江流春转凤凰台。


直从北极看南极,却望中台接上台。

学道武夷还上清,羽人毛骨鹤同轻。


丹留别室生虹气,啸隔空山作虎声。


剑外鬼神来叱咤,画中河岳入经营。

明文郁郁大经垂,群杰相雄复自师。


举世言风因失雅,何人述史乃徵诗。


东西旧识兰台赋,南北新瞻学士仪。

今之作者竞炎炎,伪体新辞日就纤。


声不归情何所本,大而能则独君兼。


经时宋室双文正,变论开皇一仲淹。

金台金陵两都花,曾共松溪玩月华。


郁林贤守开诗卷,三世斯文共一家。

穗城三凤翀天起,五色文章光陆离。


我爱丹心生羽翼,随君直到凤池西。

赠君六字风霆咒,更割罗浮一片云。


肤寸不能生万汇,雷雨之动何欣欣。

江风无赖木兰桡,济上逢君兴独饶。


一代循良垂琬琰,千秋词赋勒琼瑶。


参天松色秦封近,际海棠阴越甸遥。

朱旗曾闪越城头,渤海重看政绩留。


南国双龙飞电彩,东方千骑擅风流。


嵯峨杰搆灵光殿,缥缈危梯太白楼。

共作燕台客,君归思欲狂。


双鸿驰海岸,独马倦河梁。


故国兰苕近,新斋苜蓿长。

豫章十三郡,庐陵实壮哉。


艺文今代盛,忠节古祠开。


山拥青螺出,洲分白鹭回。

名园甲第接康衢,国典新成下直初。


庭竹碧鲜吟不足,盘飧方丈食无馀。


炉中九转神仙药,案上百函亲故书。

修书何幸佐铅黄,日接群英道自光。


署近承明叨谒帝,赋成平乐谬为郎。


孟坚已分酬宾戏,严助还思佩郡章。

锁闱漫喜尘通籍,蓬巷无人肯顾庐。


天禄解嘲才答客,集仙置使又修书。


非烟缭绕萦珠网,流水潺湲逗石渠。

严君名不朽,道出二经中。


归去精诚恳,还应梦寐通。


池台镜定月,松桧雨馀风。

庭菊有佳色,逾秋迥自芳。


为言兼傲雪,何止独淩霜。


密叶全封翠,繁英稍露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