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凝云遮汉月不舒,微电时照东南隅。


风条不动柱础湿,初夜深砌吟蝼蛄。

西南雨气浓,林上昏月色。


寒影不随人,寥寥空露白。

热极不可度,起行林影中。


开窗需过月,移簟就来风。


豪鼠喧深夜,高蝉响半空。

溽暑郁不开,矗矗云万叠。


长风卷地来,冻雨不濡叶。


虽无润物功,凉泠得所惬。

一雨洗空旷,肃然天地秋。


阴阳有至信,残暑逝不留。


中夜事忽变,西风延蓐收。

受暑若作釜,付之无如何。


岂阴阳知争,变起一刹那。


西风卷屋茅,澍雨如江河。

猛风飘电黑云生,霎霎高林簇雨声。


夜久雨休风又定,断云流月却斜明。

人睡萧萧院落空,未秋愁已怯梧桐。


夜长犹幸西轩雨,一半听时在醉中。

飞虫绕烛梦回迟,荷叶齐鸣雨一池。


不为素纨犹在手,定疑秋夜乍寒时。

泉声落枕唤诗成,杰句中含万壑声。


起看四更山吐月,又扶藜杖到天明。

灵泉无暑竹连山,绝似秋霜五月寒。


我欲访君安得往,江湖满地一渔竿。

月满方湖夜气凉,曲栏吟罢自徜徉。


飞萤照水惊鱼跃,露滴荷心动细香。

卧念张居士,逃名老石根。


学诗真得瘦,识字即空樽。


鸣笛夜宜远,灯花晓更繁。

可以逃袢暑,征徒盍少休。


病多全为老,醉极暂无愁。


雨气昏灯夜,蛩声古屋秋。

楼高夜独吟,鉴古复筹今。


不竞当知命,无瑕在养心。


人声钟后绝,天影水中深。

天卷残云,漏传高阁,数点萤流花径。
立尽屏山无语,新竹高槐,乱筛清影。
看画扇,罗衫上,光凝月华冷。

南园有凉气,移席散馀情。


新月隐修竹,清风开小亭。


水骨静香汗,霜纨扑乱萤。

凉风急雨夜萧萧,便恐江南草木雕。


自为丰年喜无寐,不关窗外有芭蕉。

裛露青林合,微凉生未央。


太清平野阔,薄雾远山长。


南树惊乌鹊,双星忆凤凰。

积雨已敛云不明,淡月忽出户牖晴。


幽人开窗看月色,投入怀抱亦有情。


数宵相连尔何在,应驾老蟾出东海。

毒暑弥三伏,微凉起二更。


月窗风竹乱,涸渚露荷倾。

疏帘香散御炉烟,万井沉沉翠幔悬。


夜静梵音来水面,月明渔唱到窗边。


虚堂虑息难成寐,冰簟心清即入禅。

画槛临池柳半遮,纤尘不到静无哗。


惠均方物分丹荔,冷浸盘冰剖碧瓜。


风送荷香来枕畔,月移竹影上窗纱。

松荫溪流静,雨余峰影寒。


夜深尘虑涤,河耿漏声残。


清韵风敲竹,幽香露滴兰。

画舫暮来过,风传《子夜歌》。


簟纹凉更净,荷气夕偏多。


落月斜筝柱,流萤拂扇罗。

雨蒙村落野梅黄,茅阁长吟水气凉。


幽鸟远声来独树,小荷疏影占前塘。


闲心终不忘鱼钓,澹水真宜习老庄。

河汉微明星乍稀,碧莲香湿袭人衣。


夜凉如水琉璃滑,自起开窗放月归。

夜久喧暂息,池台惟月明。


无因驻清景,日出事还生。

解识浊醪多妙理。
八尺琉璃,引入甜乡里。
酒重灯昏慵不起,梦回已是三千里。

飘风激疏牖,飞雨散高庭。


白云荫华月,青天垂列星。


褰裳望西苑,园树发青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