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兰若当生处,经过忆旧林。


树回青嶂合,门掩白云深。


野乌啼禅榻,清池净客心。

鹤石孤峰转,龙宫古道斜。


如何在人境,别自有仙家。


流水仙梯近,归云觉路赊。

载酒空门下,林幽暑气清。


半天闻梵语,双壁隐钟声。


野鸟知禅意,孤云薄世荣。

空林坐远暑,松盖载炎日。

重阴集凉气,薄吹扬亦及。

幽禽时度语,遥涧泛清瑟。

古县周遭景物环,政虽多暇倦跻攀。


偶因送客乘时出,却得浮生半日闲。


频过水边仍有竹,忽当林断远逢山。

命俦乘暇日,散步入慈云。


野气能遥接,秋光自独存。


小山侵竹尾,细水护松根。

怃怃庭下树,阴影日已敷。


癯癯闭门人,簟席自卷舒。


高枝就远冠,曲枝挂裳裾。

天风变春和,昼日差夏永。


门阑闭无事,燕雀去益静。


纷翻诗书帙,弃散懒收整。

亭台清凉水竹净,爱此来避蚊与蝇。


莲花窥人类楚女,野鸟弹舌如胡僧。


旋来开卷坐松荫,却把钓竿沿石棱。

簿领初休几案清,西轩移枕卧前楹。


香从菡萏红苞发,粉入筼筜翠节生。


不分便衰闻蚁斗,可嗟俱妄见蜗争。

归来山中住,便作山中人。


冠带亦自闲,累月不著身。


散发层岩阿,濯足清涧滨。

先人有敝庐,涪水之东边。


我罢汉中守,归此聊息焉。


是时五六月,赤日烘遥天。

阴阴乔木下,翠影若云浮。


满地紫桑椹,数枝黄栗留。


迎风湖上去,避日竹间游。

省事公多暇,虚心景更长。


舍书无可乐,就枕不能忘。


短葛沾肌薄,寒泉沃肺凉。

湖水碧溶溶,寒漪四望通。


龟鱼游浩渺,凫鹜下虚空。


爽气吟窗外,清光钓艇中。

亭午羲和驻火轮,开门嘉树庇湖濆。


行来宾客奇茶味,睡起儿童带簟纹。


屋小有时投树影,舟轻不觉入鸥群。

无处清阴似剡溪,火云奇崛倚空齐。


千山冷叠湖光外,一扇凉摇楚色西。


碧树影疏风易断,绿芜平远日难低。

老病不能求药饵,朝昏只是但焚烧。


不知谁为收灰骨,垒石栽松傍寺桥。

热烟疏竹古原西,日日乘凉此杖藜。


闲处雨声随霹雳,旱田人望隔虹霓。


蝉依独树乾吟苦,鸟忆平川渴过齐。

北游兵阻复南还,因寄荆州病掩关。


日月坐销江上寺,清凉魂断剡中山。


披缁影迹堪藏拙,出世身心合向闲。

嵩岳去值乱,匡庐回阻兵。


中途息瓶锡,十载依公卿。


不那猿鸟性,但怀林泉声。

苦被流年迫,衰羸老病情。


得归青嶂死,便共白云生。


树蘖烧炉响,崖棱蹑屐声。

燕雀语相和,风池满芰荷。


可惊成事晚,殊喜得闲多。


竹众凉欺水,苔繁绿胜莎。

北风吹夏雨,和竹亚南轩。


豆枕欹凉冷,莲峰入梦魂。


窗多斜迸湿,庭遍瀑流痕。

湖光摇翠木,灵洞叠云深。


五月经行处,千秋桧柏阴。


山形临北渚,僧格继东林。

烦暑莫相煎,森森在眼前。


暂来还尽日,独坐只闻蝉。


草媚终难死,花飞卒未蔫。

人中林下现,名自有闲忙。


建业红尘热,栖霞白石凉。


倚身柽几稳,洒面瀑流香。

梅月来林寺,冥冥各闭门。


已应双履迹,全没乱云根。


琢句心无味,看经眼亦昏。

讲终斋磬罢,何处称真心。


古寺高杉下,炎天独院深。


燕和江鸟语,墙夺暮花阴。

沙泉带草堂,纸帐卷空床。


静是真消息,吟非俗肺肠。


园林坐清影,梅杏嚼红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