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漓水桥西列炬香,少城楼下变灯忙。


儿嬉万里客程远,老懒一龛春梦长。

吴绫白,偏爱缝双袖鸦翎黑。
多应北里新妆,怕堕寻常标格。
微风帘额,看露叶,中庭尽秋色。

向夕依阑念昔游,萧条节物更他州。


池平不动天深碧,月色无情人独愁。


千里江山幽信绝,一场风露败荷秋。

酥雨烘晴,早柳盼颦娇,兰芽愁醒。
九街月淡,千门夜暖,十里宝光花影。
尘凝步袜,送艳笑、争夸轻俊。

秋从梧竹起,一夕作秋声。


叶乱偏宜雨,虫悲欲到明。


将归愁远道,未老厌浮名。

白马金珂上苑东,六街歌舞散香风。


豪游已作三年梦,愁对春灯此夜红。

紫禁烟花一万层,鳌山云里见崚嶒。


繁星散作宫中炬,明月来为殿上灯。

夹路香尘夜不开,万人争道看灯来。


金波宛转千门里,银汉逶迤一道回。

龙岫层城接御沟,香车宝勒夜深游。


花坊竞买千金带,绮陌皆悬五色毬。

忆昨长安元夕来,五侯弦管上楼台。


已见炬如千树列,更看灯似百花开。

百卉飘零尽,孤鸿何处归。


高楼横暮笛,万户捣寒衣。


南国江湖远,佳人尺素稀。

冷落生愁思,衰怀得句稀。


如何秋夜雨,不念故人归。


蛩响砌尤静,云疏月尚微。

白日原上没,芳草夕离离。


惜此浮云滋,空馀千古思。


冥心托松石,幻迹谢人为。

开尊何必习池傍,却笑山公未是狂。
宝马香车尘正合,千金一刻夜偏长。
时过除夕逢元夕,客在襄阳忆洛阳。
樊城灯火郭门西,汉水星桥接大堤。
芳宴谁开青玉案,新歌已换白铜鞮。
春宵到处明如昼,醉客相逢半似泥。
九陌笙歌岁又阑,惊人时序汉长安。
凋萧两鬓池头佩,寂寞三秋梦里兰。
上苑花从今夜发,故乡书拟隔年看。
往事伤心倍可怜,故人今夜渺云天。
灯光月色秋千影,已隔春风二十年。
故国春宵正可怜,九衢灯火吐春烟。
旧游已共晨星散,月色遥知似去年。
诏赐金钱客尚留,故人多向豫章游。
城头片月凉初起,河上双星黯自愁。
鹤控东盘缑岭夕,鸟来西望汉宫秋。
落日频登海上台,纵横黄叶不胜哀。
遥怜拊缶亭边月,曾否怀人酒一杯。
西风回首岭云东,多病怜君事事同。
永夜若题招隐句,可能吹到桂花丛。
客舍秋高雁影斜,萧条双眼自天涯。
思君半枕潮头雨,落尽邮亭一夜花。
不向临邛曳短裾,衡门秋静正端居。
挑灯莫读黔娄传,汉室于今问子虚。
亦是寻常朝复夕,何当兹夕倍愁予。
莫将爆竹惊穷鬼,只合烧桐煮白鱼。
朔雪自能填客梦,春风无望到吾庐。
闻道随阳雁,白云相与归。
如何隔长路,又及寄寒衣。
驿使书空到,乡园梦亦稀。
忆逐双旌下暮城,岁华垂尽魄哉生。
瞬眸已见元宵月,归步犹淹累日程。
远想笙箫同众乐,坐怜刀笔久相婴。
客路西风晚,怀山独夜愁。
露寒仙掌月,天远幔亭秋。
落叶他乡梦,啼乌何处楼。
月落秋山夜正中,飞云寥落海天空。
揽衣谁念闻鸡舞,拔剑终期汗马功。
河汉星辰连北斗,蒹葭霜露满西风。
鼓角边声壮,林塘夜色幽。
凉风动疏竹,明月在高楼。
久客形容老,孤城战伐愁。
幽人喜雨静无尘,雨罢幽虫料理人。
顾我维摩方卧病,忆君徐稚是前身。
钟鸣祗树年华隔,潮上吴江月色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