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萋萋草色满长坡,况是连枝惜别何。
客散酒空看雁影,露寒沙白宿龙河。
投林候火依稀见,临水人家远近多。
只尺东曹信渺然,别离何似路三千。
松窗月色槐阴雨,一夜愁心似隔年。
俯仰空斋常晏如,圆天为盖地为舆。
坐看千古经纶事,却恨从前不读书。
平石舟更小,君莫嫌局促。
但得心宇宽,山川尽可目。
分流入宜章,溪小丛且曲。
怪石澄潭绕径长,登临镇日任相羊。
着衣欲湿皆岚翠,度水尤清是桂香。
松引岩云环客榻,竹招山月下禅房。
摄屐踏怪石,振衣度危磴。
水流花自开,引人欣入胜。
逶迤欲穷源,忽觉岩穴暝。
空岩秋气爽,日夕倍生凉。
石峭山弥险,霜高叶已黄。
涧寒泉激响,林密月沉光。
乘兴探灵峦,山穷天已夕。
苍茫烟云合,行径渺无迹。
本非姓丁人,那得冲霄翮。
狺狺吠犬惊人起,哑哑啼乌绕树重。
堠卒频敲穷巷柝,山魈乱撞破楼钟。
风行老屋寒泉吼,月暗空林宿务浓。
秋色苍茫黯远岑,乱山匼匝白云深。
雁传寒信月千里,鸦咽啼声霜半林。
远浦帆樯烟隐隐,下方钟鼓夜沉沉。
危楼摇曳入云高,六月寒生范叔袍。
雨阵射窗同劲弩,风威撼屋肖狂涛。
乾坤若磨随旋转,草木皆兵听怒号。
幽区秋色晚,日夕倍生凉。
地险山多石,林疏叶落霜。
寒泉分细濑,明月碎流光。
崱屴山门外,穿林一径分。
虫声春暖闹,竹露夜深闻。
水际沉孤月,松巅带片云。
夜气冷侵肤,愁怜独客孤。
灯光寒顿缩,人影淡如无。
燐火前林出,鸮声隔涧呼。
微微钟梵隐遥空,亏弊岩崖直万重。
昔日御题今黯淡,经霜石壁间青红。
樵苏路断心先折,丘壑年来意不穷。
山黛描烟,桥腰束翠,未秋先画秋容。
奈啼乌唤客,暂买村醲。
层云回首泉扃杳,葬玉棺、何处芳踪。
肺腑群山襟带江,近人鸥鸟日成行。
每来问道维摩室,何幸浓薰班氏香。
雨脚雪花方间作,灯红酒绿正争光。
羁旅情怀不自禁,清霜岐路马骎骎。
一年明月最圆夜,千里故人常别心。
幸有酒沽除是醉,更无人赏又如阴。
浮桥暂拆阻狂澜,懒问津船趁往还。
双剑庙前酤酒吃,水西灯火水东看。
晚向溪西岸上行,溪东一带水为城。
两山相距能多少,听尽傍边叫卖声。
凄凉风露湿人衣,犹自踟躇未忍归。
树影忽来山月转,误惊鹤翅似轮飞。
骑气乘云事已灰,娟娟野月照苍苔。
自怜不及坛前石,曾遇仙翁蹑屐来。
夜登绝顶几千尺,临晓始知归路遥。
水满大江舟窅窅,尘飞客路马萧萧。
山河势窄如悬网,云汉光低不作桥。
倚江茅屋小,白发困淹留。
灯影摇乡梦,雨声添客愁。
二仪无定位,万国总深仇。
行春使者惜春华,处处春风杨柳花。
不向江南望江北,却将恩怨属琵琶。
雅性厌喧隘,结庐林野中。
林中果何有,势利罕相从。
异哉四子心,春江溯孤篷。
西风吹雨鸣江树。
一边残照青山暮。
系缆近渔家。
残月和灯照弊帷,疏风乘隙入征衣。
恰逢远客思归日,正是家人说梦时。
久客厌孤寂,跫然闻子来。
夜凉风缩瑟,云破月徘徊。
旧事休重说,新诗且细裁。
杜诗诧蜀险,高有石匮阁。
安知居庸口,可掠太白脚。
马行已崇巅,鸟度尚层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