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东鲁真儒行,南华达士怀。
无心甘抱瓮,有手但持杯。
杖溅龙潭瀑,衣黏灵洞苔。
一榻萧然紫禁东,碧天如水夜将中。
繁霜气侮青绫薄,烱月光涵玉署空。
林影不摇寒印地,柝声相续远含风。
南行商洛略郧西,把酒家园一杖藜。
七十峰高白云里,泠泠修竹鹧鸪啼。
吴客千竿江月残,巴童一曲江波寒。
长安何限青青玉,耐与苏郎雪后看。
都梁流水下三湘,路出荆南万里长。
汉日汲生称使者,好裁封事答君王。
三峰削出百盘斜,天井窗中玉女家。
我寄归心西岳上,看君仙掌弄莲花。
燕京裘马少年场,玉节西驰柳万行。
腰下并刀持赠汝,五陵秋色满咸阳。
闻道皇华使,偏承汉主恩。
风云随玉节,岁月待輶轩。
戏彩歌华黍,分庭拜采蘩。
君不见太行山,云挂长空镇日闲。
一从狄公归望眼,至今认作思亲颜。
又不见忘忧草,品题亦是闲花藻。
紫坭恩诏重维藩,四牡翩翩望郢门。
桐叶重开唐叔国,竹枝因向孝王园。
湘江水阔兰方茂,衡岳天高雁正翻。
青阳忽云迈,南讹秩炎晖。
烦蒸厌房栊,美游城西垂。
风日清且嘉,百卉纷葳蕤。
词客名高大海东,王程万里下黔中。
不缘桃李栽培始,那识菁莪雨露同。
招俊一方荣拔茹,论文几度慰飘蓬。
使节迢遥自帝廷,真教南斗避文星。
翘材或拟平津馆,驱传翻劳送客亭。
玄草我惭嘲尚白,蓝成俱谢出于青。
艺苑何人最白眉,风前闻尔奏朱丝。
敢云黄牡皆骊牝,直看飞雄愧伏雌。
海上烽烟思赋槊,眼中景物类观棋。
龙卧当年忆滞淫,草庐曾自托悲吟。
连城岂合终怀璞,流水多应会赏音。
帝里风光淹彩笔,家庭乐事寄瑶琴。
背郭涟漪漾碧塘,雨馀新绿上茅堂。
芙蕖拂艳依秋水,鸥鹭忘机狎野航。
谢俗固多难老诀,羁人亦有却愁方。
汉家嗣业有玄成,倾盖何如止慕荆。
洛社漫开真率会,瀛洲初重斗山名。
江湖尚识先忧在,云水聊教俗虑清。
频年多道路,良会总他乡。
百里星还聚,千金夜可长。
灯花迎客笑,火树接邻光。
日落风悲涕泪流,谅阴元老要伊周。
远臣敢替终天恨,嫠妇犹怀昔日忧。
西序忽闻陈大训,内庭谁始献嘉谋。
病学安心未有方,清斋聊欲寄僧廊。
檐花细雨思公甚,尘海西风为底忙。
薝卜定应谁共嗅,醍醐遥羡独先尝。
参天松柏影,来过此亭间。
振古悬星汉,论心别水山。
剑花看侠骨,冰镜照红颜。
画舸朱帘粤水傍,一尊愁别绾垂杨。
去裁少室三花颂,归上罗浮万寿觞。
自昔分桐知帝冑,可堪修竹赋梁王。
丁年起草自明光,冠尽中原绣虎场。
里选晚同周进士,行人初隶汉司方。
骊珠久以探龙颔,上驷那堪列雁行。
临朝扶圣治,盛烈掩姜任。
寿享尧龄浅,哀添舜慕深。
灵衣粲翚翟,谥册刻球琳。
检玉将封岱,遗弓已上仙。
新陵崇永裕,旧节罢同天。
哀仗愁云外,悲笳惨月边。
圣文摅道妙,神武拓边封。
治迹超三代,焦心厌九重。
方仪韶乐凤,忽驾鼎湖龙。
德业高千古,忧勤尽九年。
卷帘将复辟,弛卫忽登仙。
饮泣均中外,流恩在幅员。
断鸿疏雨滞茅堂,忽道书来自帝乡。
老父弱儿兼致问,彩毫云叶并能将。
山深病我疏狂久,朝退怜君应接忙。
三月青门柳色新,西郊相送转情亲。
知君使节经过地,楚水吴山俱是春。
欲别依依万里情,连宵弦管泛春声。
明朝驿路烟霞里,夕照相思五凤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