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茅屋冻将压,柴扉寒不开。


交朋几竿竹,兄弟数枝梅。


渡口月初出,沙头人正回。

脱命市朝隘,侧身桑梓深。


山含首阳色,水带汨罗音。


中夜不能寐,万端都上心。

彻骨寒谁觉,回骸暖自醒。


直须人悄悄,方得物亭亭。


性伏涵三极,心开烛万灵。

每恨投南鹊,尤怜向北枝。


虽蒙今士笑,恐有后人思。


运火解朝冻,咽津充夜饥。

群处那相合,单栖正自如。


好言天外事,懒读世间书。


指直笔难把,唇濡砚屡嘘。

世事偏宜假,吾生只认真。


少知行路恶,老爱在家贫。


宁接古时鬼,怕逢今世人。

出郭已超俗,住溪尤近真。


青天素知我,白雪便随人。


守道何妨贱,藏书不尽贫。

雪中佳士集,同倚寺楼看。
晁荡迷沧海,空明迫广寒。
重城和气浃,万井语声欢。
集霰才随紫马回,散花天已御风来。
尘寰瞥地开仙境,和气融春入酒杯。
寒冱潜消人物疠,清吟肯傍簿书堆。
阁下溪流阁上山,溪山正好此时看。
绝怜孤负临风约,输与山僧独倚阑。
诗人得意吐还休,长要胸中此境留。
千载风流今始解,剡溪夜半有行舟。
二十九年前,老母到严濑。
此日重来游,随行皆儿辈。
儿长苕霅间,未审江流派。
今夕是除夕,归家作荐席。
天寒鸟不飞,木落草亭辟。
连夜雪弥漫,千山铺琼液。
四壁青青沈石苔,一番吊古一登台。
最难风雨怀人至,况是山林踏雪来。
飞瀑潺潺疑玉响,危崖树树讶花开。
鸿雁尽南飞,山山落木稀。
乡关何处望,鞭弭几时归。
雪色催征骑,梅花点客衣。
晓陪耆逸望彤宸,却忆先皇倍恰神。
圣泽敢忘前贡士,天威犹肃旧藩臣。
即传野菜沙边雪,剩想蒲萄塞外春。
入晓菜衣雪未寒,物华欣与岁更端。
融融春透杯光满,点点花归胜彩看。
门户含辉神垒跃,溪山有象玉龙蟠。
江波不响泥潜龟,晴回雪起鸥不知。
飘飖已惊客子听,渐沥讶有清飙吹。
推窗剧望杳无际,青山不辨眉与髭。
天公长作狡狯戏,舍北舍南无限春。
密密疏疏桃著糁,娉娉袅袅柳含尘。
老人已老难复少,故衣虽故昔经新。
春风吹雪塞寒门,饥乌暮啼寒雀喧。
此中要是难测地,材堪令仆无复裈。
引帆上樯中系轭,烧车与船复延客。
马疲如客饥,税鞅文公庐。
人好雪亦好,何啻射洪乌。
山翁雪垂素,相逢乃倾盖。
同看艳雪舞,尽此威迟态。
昔我游山阴,杂花纷似雪。
重来雪作团,远树皓已结。
寒雪尽垂空,玉色粲万瓦。
默默行五牙,郁霭望黄野。
借问佩苍玉,何如煮黄精。
古来涧谷盘,价自重连城。
漏云初见六花开。
惊巧妒江梅。
飘洒元戎小队,玉妆旌旆归来。
露叶烟稍拂草亭,雪中颠倒翠虬形。
且留完处裁吹律,莫听傍人议杀青。
却恐看来愁野客,若为扶起属园丁。
逗晓褰帏著彩衣,忽惊庭户有光辉。
缓将柏叶随觞举,细看梅花伴雪飞。
阿堵无心来润屋,诗仙有句到柴扉。
山阴境中寒雪飞,山川明秀见应稀。
严威不贷乘兴棹,馀彩并入翻书帷。
黄竹应歌姬满曲,素花又舞谢庄衣。
磬湖二月雪,寒气故裴回。
面市连天合,银花照眼开。
送穷穷不去,招隐隐难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