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松柏乱岩口,山西微径通。
天开一峰见,宫阙生虚空。
正殿倚霞壁,千楼标石丛。
十年劳负笈,经论化中朝。
流水知乡近,和风惜别遥。
云山零夜雨,花岸上春潮。
昙师法华室,只在鉴湖边。
白日开三竺,清光出五莲。
海龙曾听咒,庭鸟亦知禅。
三竺深始佳,妙香静空谷。
无量人天供,至此心神肃。
在昔闻兵火,兹山未沈陆。
衲被蒙头付自然,何须八棒十三禅。
数声啼鸟青山外,惊起幽窗一觉眠。
宝香熏彻碧莲台,别驾寻僧日暮回。
听雨斋前惊树长,浴云池上看花开。
青山久不逢坡老,玄鹤亲曾识辨才。
西湖山下多奇石,师去今游乳窦峰。
遥想石台登讲罢,野猿归洞鹤归松。
对植齐开古梵宫,欲求精笔画难工。
直将春占三旬盛,谁谓花无十日红。
未羡山桃资客笑,且陪庭柏作家风。
石井灵泉镜样方,龙宫流出倍甘香。
可怜溪女低蓬首,斜插山花照晚妆。
千顷琉璃湛晓光,纷纷兰菊动秋香。
疏烟小雨多情思,个是西湖淡薄妆。
寒泉秋菊水仙堂,华竟无人荐晚香。
赖有新诗伴冰蕊,犯寒欺雪斗宫妆。
灵风袅袅转幡幢,红蜡光中一缕香。
万德庄严等尘土,北珠南贝若为妆。
秋风萧瑟海天凉,不见红衣十里香。
惭愧湖边拒霜在,数枝擎露学啼妆。
月桂峰前快雨飞,林间避雨亦沾衣。
才晴便出西山路,却共断云相趁归。
秋气饱林壑,清旷悦所性。
山禽不避人,野猿亦从命。
临流悟世情,过刹知民病。
上人自有荆山玉,岂爱骊龙颔下珠。
杨柳湖边天未晓,偶随孤棹落西吴。
数声钟罢木鱼鸣,不管桑田几变更。
惟有西来意无限,一溪寒玉照人明。
觉来何处有莺鸣,寒碧山中正五更。
遥想高人思我处,霜华月色半窗明。
秋光澹岩岫,入谷闻晨钟。
白云嵌紫芝,峰朵开芙蓉。
林香昼自结,夹道罗长松。
欹阁倚危巅,疏钟破暝烟。
涧回遥带合,峰抱翠涛连。
无复容尘地,刚余看月天。
缘湖始欣往,遐览历幽寻。
山到不容路,云藏犹有林。
阶前寒涧落,榻下白云深。
不识人间字,遍寻中国泉。
发长能一丈,齿少亦千年。
山辟居牙气,舟消黑蜧烟。
初地今方至,层峦树杪看。
修篁三竺路,清磬百花坛。
妙境开生面,慈云入大观。
修竹带朝烟,声喧石底泉。
湖山环法界,梵呗落诸天。
扑面岚光湿,当空塔影圆。
入山深不厌,胜日快同游。
梵放僧归院,歌欢客倚楼。
回风撩铎语,曲水咽溪流。
为礼金仙去,山容出郭清。
野花时五色,水鸟爱孤行。
一径入寒翠,回溪作雨声。
出郭晓山横,沙堤骋游骑。
晴曦漾湖绿,高柳入天翠。
残荷两三柄,犹覆沙鸥睡。
疏竹雨添翠,远峰秋更青。
来寻石门涧,未识香材亭。
白日午不到,清斋人独醒。
山径轻寒敛暮云,月窗松影夜将分。
不知何处峰头雨,并作泉声枕上闻。
芒鞋曾蹈浙西山,廿载西湖梦想间。
一自崎岖来蜀国,那堪烽火遍乡关。
楞华小证三生业,桑柘聊同十亩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