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楼台落日,渐古树昏烟,乱鸦飞集。
渡口归帆,势与寒潮齐急。
云山穷眼力。

杨花一片飞如雪,鹦鹉睡残花底月。
梦还惊,心转怯。
鼠弄金荷灯穗折。

翠梧映日,菉竹干霄,正是朝阳佳处。
渺渺高天,■隔丹山无多路。
春风落,秋风去。

秋天凋万卉。
但老圃寒花,亭亭霜里。
三径初开,绿杞青松相倚。

黄莺唤起清明雨。
一棹烟波从此去。
梦何依,花无主。

湖妆待柳,宫韵殢梅,晴暄战怯霜力。
蓦地破扃元钥,来愁寸阴织。
芸窗隐,金钿客。

王风委草,骚赋怨兰,危弦思苦谁说。
坐对素秋摇落。
芳菲与鹈鴂。

妆梅梦靥,流水步尘,黄昏梵宇深寂。
又是染霜奁月,微微变林色。
残年事,萧寺客。

春城丽影,秋思梦痕,垂杨换几行色。
但看絮飘花落,波翻纵鱼食。
心如寄,身似客。

天长过宝应,野宿两昼馀。


世味尝来饱,湖光入望虚。


穷途悲阮籍,多病哭相如。

星驰一线,宝炬腾空,千花一时开遍。
万斛金莲,恍似红妆映波面。
香风转,云半卷。

嫩黄上柳,新绿涨池,东风艳冶天色。
又见乍晴还雨,年华傍寒食。
春依旧,身是客。

彩云晓陌,红烛画楼,春风旅中偷度。
椒帖桃符一样,晴光遍朱户。
香焚后,帘卷处。

泣血三年眼欲枯,邈绵宁忍忘中都。


輶车带月过金陡,清节凝霜照玉壶。


官道好山随去马,故园宰树惨啼乌。

半肩衾枕初寒夜。
客舍如船霜在瓦。
小灯清,残月下。

池塘皱绿,带柳萦花,绯桃方露酣色。
万户禁烟萧索,冷淘和寒食。
江南远,愁作客。

长淮十月北风高,判袂临津首屡搔。
草草旅装方揽辔,勤勤别酒更持螯。
扁舟君去良多况,间道子归岂惮劳。
黄河远泻,高浪驾天,中原几许盘折。
无数名城腴壤,时时被冲啮。
奔流驶,何处泄。
天心墨墨长沉醉。
万事从前都是悔。
该今生,为情死。
忆昔君方少年日,文帝潜宫曾一识。
龙飞上天不可扳,图画空馀两奇石。
闭户读书三十秋,一线为官十领职。
白沙消息苦难真,军事危如火上薪。
老去未能生报国,愁来只与死为邻。
豺狼夜啸逃亡屋,貔虎秋惊战伐尘。
六月天长旱为虐,颜侯夙夜最忧农。
丹心贯日回玄象,赤脚登山起白龙。
雷驭电光惊不定,岳灵云气出相从。
佳节青山懒去登,共缘西郭访名僧。
壶虚暗滴莲花漏,衣薄寒生柿叶绫。
拟薙白头归净社,欲留红日系长绳。
蝉吹暮歇,蛙鼓夜沉,嘈嘈犹在庭角。
渐透晚来霜讯,空阶正萧索。
无人处,声共作。
疁城秋更苦,正枫染微霜,柳欹碧水。
海国天寒,底事浪游到此。
少年悲作客,叹今日、更增憔悴。
清秋胜日,正壑露山开,竞拈吟笔。
凭望萧然,过眼繁华如失。
流光惊去疾。
江关淹赋笔。
正月照梅边,伴客横笛。
一代风花,待付何人评骘。
啼鹃恨杳,飞燕径迷,门楣吊古生色。
甚处翠芜埋玉,宫斜闭寒食。
兴亡事,惊过客。
锦衾香冷消兰麝。
明镜黛眉慵不画。
重帘下,怜深夜。
孤棹移官舍,新农寄楚田。
晴林渡海日,春草长湖烟。
卧对闲鸥戏,谈经稚子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