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暗喜莲峰作近邻,拨开云雾见师频。


有时问个艰难字,便沐周旋说与人。


唐李监应留后迹,汉蔡邕想是前身。

天池水落华开莲,绣衣呼宾倾玉船。


赏花对酒诵佳句,香彻鼻观头风痊。


韩公思摘太华实,陶令不结东林缘。

缥渺真探白帝宫,三峰此日为谁雄。


苍龙半挂秦川雨,石马长嘶汉苑风。


地敞中原秋色尽,天开万里夕阳空。

白日无语天云同,浩然忽忆莲花峰。


望之纤揱类仙子,缟衣练悦凌虚空。


大麓乍叩玉泉院,弃基更求集灵宫。

太华复何如,名山控西极。
忽从天地分,屹立三万尺。
天维西北倾,扶持藉为壁。
骊山名胜古来闻,丘垤纷纷夐莫群。
老鹤瞑投孤嶂月,蛰龙晴吐半岩云。
崔嵬直与终南并,葱茜疑从太华分。
山水清音步步随,谢家歌舞岂须携。
深游雾市身应润,直上莲峰路不迷。
细草舒茵承蜡屐,长松倾盖护云梯。
滇阳十载过重阳,忘却登高在异乡。
红叶山川多胜概,金仙楼阁自凄凉。
逢僧尽是能诗客,邀我同登选佛场。
镇压秦冲仞五千,莲薰白日掌扪天。
旁连少华诚微类,西顾终南只一拳。
大壑波涛终到海,东峰松桧久淩烟。
怪怪不可状,谁云仞五千。
直侵黄道穿,高傍白榆篇。
秀气环秦甸,浓岚滴渭川。
宝鸭湖边万顷光,乘风破浪见汪洋。
须知旧派源流远,却忆新阡道路长。
载酒一时聊雅咏,弹棋连日醉琼觞。
琼山开胜会,妇女号装军。
玉手垂金勒,纤腰卷翠裙。
骅骝奔似电,粉黛集如云。
仙郎游宦岁华深,清节应无愧古今。
双鹊也知消息好,高堂日日报佳音。
间关原不避艰难,瘴海霜风阵阵寒。
壁垒奇才惊忆葛,敌人凶胆怖倾韩。
粮空矢尽犹拳手,缨绝锋横未解冠。
义重生轻一羽尘,颠危犹切拯时屯。
未论胜败兵家算,空付纲常社稷身。
烽火门虚应有日,将垣星陨此何辰。
百里郎官正属贤,闽山漳浦遘烽烟。
撄城厉剑思酬主,裹革旋缰誓死边。
林木夜寒归宿燕,野郊春尽忍闻鹃。
五岳独说太华雄,屹嶪千仞撑青穹。
何人收卷入掌握,要使肉眼惊神通。
悬岩绝壑溅飞瀑,玉窗翠壁开深宫。
行吏到西华,乃观三峰壮。
削成元气中,杰出天河上。
如有飞动色,不知青冥状。
鹭渚鸥波接远天,落花飞絮满平川。
春归客梦偏惊雨,寒食僧家不禁烟。
涧底泉声消永日,阶前草色换流年。
石床横架万峰西,海上双珠入户低。
自是山中无玉漏,朝霞还有碧鸡啼。
风日太华好,重来是隔年。
池光浮六诏,树色接诸天。
翠霭莺花路,黄云燕麦田。
天作五岭,代有俊人。
冰霜其操,宁有其身。
于维太华,凤质龙鳞。
纷吾世网暇,灵岳展幽寻。
寥廓风尘远,杳冥川谷深。
山昏五里雾,日落二华阴。
太华五千寻,重岩合沓起。
势飞白云外,影倒黄河里。
上有千莲叶,服之久不死。
濯锦江边霞满天,博南山下草如烟。
相逢偷把刀环视,肠断孤臣谪九年。
缀幌沾筵各有因,长安万树总辞春。
残妆带雨犹含泣,薄质随风易损神。
信断御沟争似叶,香消清路不如尘。
连日登山意未阑,今朝又宿白云间。
帘帏寂寂心初歇,星斗垂垂手可攀。
竹叶煮汤消夜渴,杏花留雨作春寒。
太华嵯峨一望遥,到门犹碍过溪桥。
慈云长见阶前起,孽火都来海上消。
屋近树阴晴亦暗,砚涵竹露夜还潮。
封守在四夷,疆场有常处。
江河苟推迁,难作太平语。
当其城破时,山川皆惨沮。
众山祖昆仑,五岳兹雄长。
峭壁出青云,巍然俯群象。
高标五千仞,三峰石非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