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入云高阁倚长溪,万卷窝中惬所栖。


春水池塘蝌蚪闹,暖风花竹鹁鸠啼。


香飘丹桂姮娥近,光接青藜太乙低。

揖别行行马首东,望穷燕冀入提封。


云山落日恐行客,霖雨保时起卧龙。


汉戍月明人出塞,胡天云净雁横峰。

天王重民生,专城肯轻授。


一郡苟非人,民日就疲疚。


是以宵旰忧,孜孜简贤守。

浥露黄英泛紫霞,儿童劝我谩呼爷。


五千里外相思切,今日披图看菊花。

鲤鱼风起菊初花,三度重阳不在家。


今日郡斋看不厌,满图佳色问君赊。

太守堂中无俗物,壁间惟写菊花图。


寒香足称君清白,暮夜黄金肯换无。

稽颡祠前肃敬心,堂堂不改旧朝簪。


数公元气在天地,一样清风自古今。


但仰高名冠青史,不须遗像铸黄金。

忠节庐陵万古祠,皎如日月要人知。


死生去就皆同道,治乱兴亡不共时。


先代碑文苔藓蚀,颓垣春雨薜萝垂。

驿楼一上开客颜,思家何必双泪潸。


坐观天地皆逆旅,阅尽今古惟青山。


故园橘柚千万树,白云草屋八九间。

目断先冢愁落晖,泪滴不到泉下扉。


梨花麦饭负寒食,春雨秋风荒垄微。


亲恩谁不百年痛,君命我敢斯须违。

柳拂轻丝草似裀,楼头思妇晓妆新。


调弦未写三春恨,褰幌偏骄百媚身。


玉笋小垂栏外手,秋波遥望意中人。

郡斋如水一闲身,拜表辞官为老亲。


家有田园堪仰事,船兼琴鹤莫忧贫。


山楼看月思玄度,道路攀车借寇恂。

使君为政讼应稀,乱后民生贵息机。


饲鹤衙斋秋日永,寻僧山院晚风微。


意消坐对忘宾主,论发由中绝是非。

津梁远托济时艰,屡辱荣施动老颜。


世乱一丘难稳住,情高千里欲将还。


真僧只合依深壑,谋食惟应自种山。

宰官招我下重关,楖栗横肩自去还。


爱听三车迟近院,曾先五马入深山。


风流况有宗雷并,云外偏宜皎贯闲。

瑟瑟西风梧叶疏,讼庭鹤唳夜灯初。


一帘秋月还霄汉,十卷楞严对梵书。


敛目欲寻相见处,闲心几失朗吟馀。

闲似青山忙似城,若为离合倍关情。


东风欲送石门影,椒雨仍留屐齿声。


云掩春灯山路寂,浪高官舫夜江明。

雨暗郊原春尚寒,一行车马驻云间。


山祠酌酒千杯剧,野寺寻僧半日闲。


欲问沧洲终觉远,回看紫岫若为攀。

罢官江海得优游,更欲翱翔上国游。


林麓尽多闲岁月,身心无限可绸缪。


豪华易尽谁堪托,甲子难教再一周。

泬寥春色近何如,花落寒梢影自疏。


藉草远过江浦岸,烧畬还课北山锄。


波光几岁摇高岭,云气从朝覆敝庐。

真成一日堪千载,太守高怀岂偶然。


揆迹直深尘劫外,论心须忆古皇前。


香花已见当年事,云水还期后日禅。

书至始知游兴阻,迢迢空谷想遐音。


多时茎草荣丹壑,此日清风隔碧岑。


自笑身形难似鹤,空教松树俨成林。

匡月湖烟尚未收,几人此日忆同游。


河山剩有霜筠色,云水飘馀桐树秋。


五马重嘶金井畔,三车还拟墨池头。

何人并辔访山隈,道是寻僧乘兴来。


入座翩翩今贾董,谈心落落旧宗雷。


云横谷口樵歌出,风过溪头牧笛哀。

宦海波涛觉后惊,人间如梦信空名。


东林不满陶公意,逵路殊深扬子情。


万里秋风催锦瑟,千门寒月驻霓旌。

望云日日暗伤神,凶信传闻倍苦辛。


慈母已归安养国,孤儿痛怆贤劳身。


遥知灵炬传清泪,自著麻衣挹素尘。

回思十载雄州事,轩冕麻衣去住心。


寒暑不侵松鹤羽,溪山长隔岭云音。


一枝深树翔初集,满腹洪流饮已深。

山中交臂非今昔,白首谁论世上情。


曾到帝乡知士贱,却从林麓觉身轻。


寒梅罥雪香弥远,霜竹乘风影倍横。

一帆寒色动边霜,万里归人向夕阳。


无意马嘶芳草白,有情雁叫菊花黄。


渊明岂为思田里,疏广何曾薄帝乡。

悲心犹及物,窒欲见初生。


寂感于何兆,形骸空有名。


一身从隐显,万汇托生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