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陇头十月天雨霜,壮士夜枕绿沈枪。

卧闻陇水思故乡,三更起坐泪数行。

我语壮士勉自彊,男儿堕地志四方。

陇水分四注,陇树杂云烟。


磨刀共敛甲,饮马并投钱。


朔地风初合,交河冰复坚。

陇头水,征夫泪,征夫之泪滴陇头,化为水入秦川流。


水流向秦川,呜咽鸣不巳。
何因得天风,吹入君王耳。

陇阪高无极,征人一望乡。


关河别去水,沙塞断归肠。


马系千年树,旌悬九月霜。

人间何处无流水,偏到陇头愁入耳。


夜杂羌歌明月中,秋惊汉梦空山里。


陇阪崎岖九回折,声随到处长呜咽。

秦陇逼氐羌,征人去未央。


如何幽咽水,并欲断君肠。


西注悲穷漠,东分忆故乡。

陇头水欲绝,陇水不堪闻。


碎影摇枪垒,寒声咽幔军。


素从盐海积,绿带柳城分。

陇阪萦九折,一折一愁绝。


涓涓陇头水,征人眼中血。


水流有尽时,征人无还期。

陇山飞落叶,陇雁度寒天。


愁见三秋水,分为两地泉。


西流入羌郡,东下向秦川。

相送陇山头,东西陇水流。


从来心胆盛,今日为君愁。


暗雪迷征路,寒云隐戍楼。

流水出陇头,白石乱高树。


四海远深渊,原泉日夜注。


不见人物景,独向东流去。

陇头水,交河津,东行九回坂,西通月氏东达秦。
贰师将,汉家杰,手摩龙泉七星灭。


此身未报主君仇,衅妻再铸千金钩,精诚岂识征夫侯。

陇头秋月明,陇水带关城。


笳添离别曲,风送断肠声。


映雪峰犹暗,乘冰马屡惊。

陇水何悠悠,奔腾咽朝夕。


为谁鸣不平,古今几行役。


洗血川流腥,磨刀水凝赤。

陇头之水兮,不可以溅衣。
陇头之云兮,不可以同归。


事行役兮无已时。

陇头水,千古不堪闻。
生归苏属国,死别李将军。
细响风凋草,清哀雁落云。

客路春将晚,征帆日又曛。


深山昨夜雨,流水满溪云。


渡黑渔舟集,村空戍鼓闻。

秦川分两水,呜咽不能休。
饮马冰犹冻,磨刀血半流。
东西随陇坂,远近入边州。
陇水汤汤,塞草茫茫。
登高远眺,孤云南翔。
眷彼孤云,泣下沾裳。
陇底望秦关,萧萧陇水寒。
照人犹带恨,饮马不成湍。
落日边尘合,秋风候骑残。
驱车上陇阪,山高谷逶迤。
流水日夜鸣,幽咽不胜悲。
秦川遥在望,离思正依依。
陇阪郁崚嶒,征人望五陵。
哀湍触石响,阴雾傍潭升。
马饮秦时浪,狐听汉代冰。
万里胡沙阔,三秋陇水清。
一从过绝塞,无复问归程。
边马嘶寒月,胡笳乱柝声。
陇头之水向西流,莽莽寒云草树秋。
水中尚有秦时血,今古征人到此愁。
路出金河道,山连玉塞门。
旌旗云里度,杨柳曲中喧。
喋血多壮胆,裹革无怯魂。
陇坂去何长,陇水复汤汤。
咽处堪啼泪,流时更断肠。
三秋边草白,万里戍云黄。
西去穷荒恨,东看故国愁。
一心悬两地,双泪落风流。
羽檄秋偏急,戎车夜不休。
陇坂去何长,陇水复汤汤。
咽处堪啼泪,流时更断肠。
三秋边草白,万里戍云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