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往使匈奴国,持节岂辞遥。


朔北正苦寒,风汝与雪飘。


燕山何处是,汉铭应已销。

汉使下西清,胡人拥道迎。


寒笳随宿堡,卫甲出孤城。


犯雪貂裘重,冲风锦绶轻。

六位乾坤动,三微历数迁。


讴歌移火德,图谶在金天。


子月开阶统,房星受命年。

绣衣直指东南夷,入奏风谣受圣知。


持节又从三殿出,演纶还较一年迟。


朝中谬拜推贤表,江畔空吟惜别诗。

使星躔次入长沙,晓别延英去路赊。


数刻漏中承密旨,几重湖外奉皇华。


山行马拂湘川石,寺宿僧供岳麓茶。

百舌关关麦垄青,远山迎马翠如屏。


禁中已诵相如赋,江外犹看使者星。


衣拂茶烟寻水寺,枕攲梅雨泊沙汀。

霏霏梅雨洒船窗,绿荇参差早稻黄。


捧诏暂辞图籍府,扬帆深入水云乡。


皇华静宴江楼月,御札闲开野寺香。

真卿奉命来此,事期未竟,止缘忠勤,无有旋意。
然中心恨恨,始终不改,游于波涛,宜得斯报。
千百年间,察真卿心者,见此一事,知我是行,亦足达于时命耳。

清诏名高下紫宸,异方初喜见王人。


二年辇毂辞家远,万里岷峨入眼新。


使者登车争揽辔,君王问俗颇忧民。

诸公有意勒燕然,不道昭陵闭玉关。


却遣毡裘窥汉鼎,拜公遗像独何颜。

黠虏难交玉帛欢,只因献纳是争端。


郑公不请长缨去,有口真堪伐可汗。

奉诏受边服,总徒筑朔方。


驱彼犬羊族,正此戎夏疆。


子来多悦豫,王事宁怠遑。

汉使徵兵诏未休,两行旌旆接扬州。


试上高楼望春色,一年风景尽堪愁。

丹书玉节下青霄,拥传春风故里饶。


不为马卿金掌露,欲观枚叔广陵潮。


荷衣半入天香暖,藜杖初分社火遥。

珂声历落散金铺,曙色南分一宿孤。


客到羊城元奉使,歌从凤沼有将雏。


梅花寄远罗浮玉,诗草行装合浦珠。

高秋伏枕罢弦时,一曲聊将赠子期。


若向洪都朱邸听,有人能谱右丞诗。

豫章何限豫章材,蔽日干云夹道开。


君去试看梁栋具,阿谁非是相公栽。

淮王上客总能文,谁似风流徐少君。


彩笔写将芝岭色,锦囊收尽蠡湖云。

拥传初从尚食归,天香细细染宫衣。


欲知明主兴居事,可谓韩休疏不肥。

青袍柳色竞争春,夹路珠帘看眼新。


共道德门无限好,徐郎天上石麒麟。

凤毛池上独翩翩,知是虞廷老凤传。


任使罢巢阿阁后,还鸣圣瑞一千年。

还从建礼别分台,知尔应多专对才。


属国倘逢西极马,可应仍为太师来。

锦里春深节暂停,东风吹送上江舲。


不知汉省郎官宿,分得荀家第几星。

秦皇无策建长城,刘氏仍穷北路兵。


若遇单于旧牙帐,却应伤叹汉公卿。

山川险易接胡尘,秦汉图来或未真。


自此尽知边塞事,河湟更欲托何人。

牢山望断绝尘氛,滟滟河西拂地云。


谁见鲁儒持汉节,玉关降尽可汗军。

虽言穷北海云中,属国当时事不同。


九姓如今尽臣妾,归期那肯待秋风。

旌旗杳杳雁萧萧,春尽穷沙雪未消。


料得坚昆受宣后,始知公主已归朝。

扬雄词赋举天闻,万里油幢照塞云。


仆射峰西几千骑,一时迎著汉将军。

江边微雨柳条新,握节含香二使臣。


两绶对悬云梦日,方舟齐泛洞庭春。


今朝草木逢新律,昨日山川满战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