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吾友孙子实,爱学吾所畏。


持身如处子,得句有馀味。


交欢艰难际,凛然见名谊。

滕大夫伯阳父孙,烹小鲜治大国原。
一得何用五千言,弛灾决狱人不冤。


盛气走讼畏讨论,终岁敛吏不到门。

朝下公门不曳裾,身宽心远等林居。


传家声烈三公后,贮腹平生万卷馀。


藤架倚春听语鸟,石池迎日数游鱼。

三岁公门不屡过,作笺时得问如何。


及兹去去翻为恨,向使常常肯谓多。


勇锐闭房犹著酒,切深疾恶反伤和。

为惠不必广,但问与者谁。


受施何用多,名义以为资。


平生师友间,四海参寥师。

吾友张文潜,君行乃其里。


当年钓游处,壮者或可指。


闻风起遐想,意作千古士。

公族仍前辈,都城早与游。


士穷须禄食,才大岂身谋。


雪岭无归鸟,冰河有去舟。

绕舍松林寒不枯,烟霞深处见澄湖。


萦青缭白知谁赏,把酒裁诗可自娱。


剡曲幸非千里远,同云又复一冬无。

霜落风高万里枯,孤鸿窅窅下平湖。


行藏谁会倚栏意,啸咏聊为终老娱。


寒日溪山相掩蔼,暮云楼阁半虚无。

契阔逾年若泛萍,一樽还此共江城。


兰舟桂楫肯相访,南浦西山无限情。


顾我已甘华发老,羡君犹戏彩衣轻。

诏綍从君赐,经龛与佛同。


早沾三釜禄,几作百年翁。


阅世松成盖,传家桂满丛。

玉立簪缨底,平生耻自媒。


次山初漫仕,元亮即归来。


竟老金闺籍,虚缠蕙帐哀。

不信儒冠误,长年自濯薰。


乡评推秀孝,墨客诵诗文。


仕早收朝迹,材终壅上闻。

泽国今耆旧,于君见典刑。


居乡乘款段,生子得宁馨。


彩服供春酌,银章慰暮龄。

五斗难堪志愿违,斜川宁与宿心期。


自持雪柏霜松操,直到鸡皮鹤发时。


身世几番惊惧梦,功名一局半残棋。

驰传典州名字高,溪山更不厌勤劳。


吏逢照胆新磨镜,事似屠牛已善刀。


颇说团茶如湩酪,欲将丹荔比葡萄。

病卧湘滨面岳山,每听鸣鹤忆苏仙。


三苗地阔横千里,五岭泉分会一川。


门有雀罗甘弃置,人今舞袖足回旋。

渭曲山阴到者稀,浮休一见便开眉。


客来不必多嗟赏,自古词人是画师。

翛然丈室老维摩,不愧家声旧曲阿。


事阅七朝推寿俊,庆钟六子半文科。


白莲入社尘缘息,朱绂通闺圣渥多。

武陵溪畔古桃源,洞合空劳记往还。


晋代渔郎心不转,随花化石在人间。

蟠桃一绽岁三千,仙传荒唐未必然。


何似此花留巧石,有开无落更长年。

早日苍茫杳霭中,绣衣彩旆照花骢。


路从古汴聊分北,家在琅琊更近东。


大野晓行千嶂月,长河朝济一帆风。

长春月月与玫瑰,烦近萱堂仔细栽。


却语花开无造次,老亲寒食以前来。

沉碑万山脚,骑马习池头。


元凯亦过虑,山公聊自谋。


青烟鹿门净,黄竹凤林秋。

往者更声律,公兮独老成。


馀波及犹子,作赋得虚名。


瘴海三年别,灵岩一梦惊。

有子皆麟凤,承家赖一夔。


朝班通籍日,纶诰锡封时。


堂上兰羞罢,人间风树悲。

丘壑性所乐,诗书老自娱。


谭惟听两部,贫不种千奴。


岁月柯间蚁,功名水上凫。

弓冶传家学,才名观国宾。


谭经至白首,投老漫青纶。


北去曾乘险,南归益自珍。

除诏移关陕,征途半斗牛。


落帆江蒲月,跃马戍垣秋。


葱岭霜吹剑,龙堆雪点裘。

曾听尊前世彩歌,喜闻烟袖舞婆娑。


名驹汗血得夷路,老柏凌霜只旧柯。


桃李盛时随地有,芝兰生处近人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