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苕霅双溪绕墓林,松陵霜露古祠深。


宋朝冠盖儿孙在,秋菊寒泉一片心。

六门车马簇飞埃,小垒依稀说旧台。


暇日暂迂羊傅驾,他年便是岘山隈。


勾吴于越千秋梦,范蠡西施一种才。

柔橹惊残梦,韶华逐逝波。
四年重向此经过。
一笑虎邱风月,大半属青娥。

姑苏太守义何长,东泛仙舟已不忘。


更借洞庭湖上月,数宵相送到钱塘。

废苑春风杨柳青,啼莺犹学馆娃声。


百年气数花开落,一代兴亡潮长平。


香径迹荒舆辇绝,屧廊基在藓苔生。

压枝梅杏累累碧,照眼樱桃的的红。


舟楫大江无昼夜,路岐初夏有西东。


淹留欲暮林间日,行坐惟便竹下风。

猗,君子,道为贵。
贪夫所钦,驷马高盖。
东家虽椎牛,不如西家齑。

嗟,天运,春奄暮。
翩翩者鸟,集于芳树。
芳树生路隅,车马一何多。

少年何官骑白马,秋日经过古台下。


回瞻远虑意搣促,下马行歌泪盈把。


猗嗟筑此谁为台,千年弃土犹崔嵬。

文书引睡那关渠,山尾溪头枕簟如。


邓尉寻梅魂路断,墙根自抚不村樗。

来去扁舟凫鹜趋,酒痕霜气照江湖。


新吟欲比南丰橘,叠沁肝脾起老夫。

朋聚远方乐,游从智者欢。


旷怀欣四美,通志恣千端。


舟破光天色,人惊静夜澜。

丈夫负志气,投笔当封侯。


奇文抱经纬,星斗罗清秋。


甲科取太魁,仕宦至将相。

才子文华二十馀,寻常亦读五车书。
秋高凌凤折丹桂,腾空入月骑蟾蜍。


身上陆离云锦裳,口中咳唾明月珠。

倾盖逢中舍,停杯问洞庭。


扁舟逐海月,几日到沧溟。


僩尔乘槎使,邦人负弩迎。

鹤唳空山晓,凝情畏别离。


且知君返日,正是我行时。


花月吴城梦,松风竺寺时。

姑苏一壶酒,九日到山开。


即事焉能赋,颓龄漫爱杯。


清风生菊径,落日满溪台。

世路如秋,万里萧条,君何所之。
想鲈乡烟水,尚堪垂钓,虎丘泉石,尽可题诗。
橙弄霜黄,芦飘雪白,何处西风无酒旗。

吴王恃霸弃雄才,贪向姑苏醉醁醅。


不觉钱塘江上月,一宵西送越兵来。

乔木吴阊带浅莎,子云亭下即烟波。


那知九日黄花艳,重听千秋白雪歌。


霜色乍侵罗袂冷,月光偏向玳筵多。

寂寞寒山寺,钟声只自听。


高云随去舄,夜雪到空舲。


竹色谁分座,花香独扣扃。

共怜挥手别鳌峰,烟水吴洲此夕逢。


世事只应论塞马,春雷正合起潭龙。


坐阑红烛谈犹健,折赠琼枝意自重。

病骨那堪玉带围,在山心事出山违。


中郎有句能成谶,泉石他年待我归。

宛似入鸡山,寥寥云壑间。


攀松上岩翠,憩石坐苔斑。


霄汉清班接,林园乐事关。

会稽俯伏遣行人,吴国池台日日新。


幕下盟归金甲散,宫中舞罢翠眉颦。


悠悠今古三江水,寂寂英雄一窖尘。

怪西风、晓来敧帽,年华还是重九。
天机衮衮山新瘦,客子情怀谁剖。
微雨后。

十顷涵空碧。
画图中、峥嵘幻玉,乱零吹璧。
倚遍危阑吟不尽,把酒风前岸帻。

昔年宫殿雨苔荒,花径无人采旧香。


宰噽若能容国士,西施那解误君王。


轻寒客子垂双袖,落日啼乌下女墙。

孤棹溯霜月,还过阖庐城。
系船杨柳,桥畔吹袖晚寒轻。
百尺层台重上,万事红尘一梦,回首几周星。

苏台踪迹在,旷望向江滨。


往事谁堪问,连空草自春。


花疑西子脸,涛想伍胥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