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十年踪迹遍天涯,散尽黄金满狭斜。


庄舄岂能忘越国,莫愁原自属卢家。


孤莺白岳啼衰柳,匹马青楼过落花。

秋风吹送木兰桡,无那愁心逐暮潮。


响屧廊中歌舞散,姑苏台上鹿麋骄。


东吴霸气今俱尽,西子香魂不可招。

放臣海曲怀京华,孤旅天涯念乡国。


谁传此意入图画,令我一见三叹息。


毗陵野老吴中人,旧与季子曾相亲。

梵宫春尽落花时,倦鸟犹啼竹树枝。


想见风流唐太守,绿阴满院坐题诗。

袅袅江风泛玉台,荔枝香老木瓜开。


娥眉不饮杯中酒,日暮阊门野鹿来。

息程来借赞公房,暂泊扁舟向石塘。


苔径烟萝浮竹翠,风檐花雨发天香。


僧依法座持仙梵,人扣禅机入道场。

泉下应无日再晖,一灯寥落伴僧扉。


重阳为尔愁看菊,未老凭谁共采薇。


妙质固应天最靳,芳年真与世轻违。

子夜群动息,虚斋敞前楹。


美人耿不寐,起弄朱丝绳。


肃肃天宇高,璧月流晶荧。

离歌一曲帝城南,喜佐名州促去骖。


禾黍送香秋正熟,衣冠为别酒初酣。


人材久说虞庠盛,德化宁当汉史惭。

蹑屐重登昭赐楼,吴粳今是八回秋。


驿夫迎舫惊生客,稚子循廊感旧游。


塔影带云横树杪,鹊声和雨下城头。

去秋今日寄僧房,泪洒西风裂寸肠。


冢上已浇新麦饭,箧中犹见旧香囊。


五年父子缘何短,万里关山恨更长。

一代贤哉疏大夫,官僚供帐拥城隅。


鳣鱼家学先名汉,莼菜乡心已向吴。


将作旧劳书左省,秩宗新礼在东都。

高士传家更有诗,偶从岭外荷君知。


平原文学推匡鼎,此去吴门一解颐。

使君齐鲁旧儒宗,名起峨眉第一峰。


绯照金鱼持楚宪,符飞铜虎镇吴封。


烟涛娄水何因至,羽翮胥山不可从。

彤墀鸣佩秩宗尊,一岁三迁是主恩。


周乐奏歌惟有札,汉臣家世几如袁。


朝来山色尚书府,秋入江声白下门。

燕赵谢裘马,飘飘淩紫霞。


谈宗遥破的,篆刻旧名家。


五岳昔年路,三吴几日槎。

吴宫花草已蒿莱,落日鱼城亦可哀。


独有美人知爱国,笑呼麋鹿上苏台。

红映高台绿绕城,茜衣菱女画桡轻。


谁家玉笛吹残照,更听钩辀格磔声。

吴门千里役,别话不堪闻。


暂发参商叹,长怀星斗文。


菊丛黄彩乱,槐路绿行分。

登姑苏,望五湖。
范蠡扁舟竟何在,吴王宫殿惟荒墟。


民贪吏狡郡多事,煮盐为盗无完肤。

古驿西风起,中含水国秋。


官闲公馆静,鸟下吏人休。


移簟微凉入,登台晚兴留。

水天弥望接青芜,云气漫漫近又无。


一色好风三百里,挂帆安坐过姑苏。

只怜地僻少过从,更许年衰养惰慵。


行健有时寻近局,起迟尝日到高舂。


鹿皮冠野频频戴,鹅顶蔬粗款款供。

癸水壬山老蠹鱼,回思东阁曳长裾。


藏山愧乏枕中秘,载贽曾窥柱下书。


汉室可能思董贾,梁园谁复继应徐。

长安北望思悠悠,白首停云百尺楼。


明月屋梁千里远,甘棠海国万年留。


封囊问夜排阍入,持斧飞霜揽辔游。

雨过晚色净,退直下西清。


凉飔起木末,飒飒来秋声。


故人过我别,明发有远行。

鹤骨崚嶒鬓有丝,青衫才著便思归。


高堂幸有亲堪养,未必功名与愿违。

鹤市登高日。
舒倦眼、万叠青山攒碧。
天外归帆,天际归云,断桥人寂。

乔木古台荒。
野径苍苍。
杜鹃声里怨斜阳。

星纪吴开国,云司汉望郎。


新陪豹尾乘,便袭虎头囊。


竹箭分兵契,钟官办使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