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送君只过孝廉桥,不似君来访我遥。


路未同归鸿杳杳,门方孤掩竹萧萧。


远愁忽与钟声至,残醉微兼烛烬销。

飞白传纠坐不空,乍回秋水剪双瞳。


若教携得金陵去,乐府应添明下童。

少年好文仍好诗,清扬藉甚瑶林姿。
枫江叶落过余舫,一写十斛明珠玑。


书生有才莫教大,神仙祇藉刀圭做。

东西两潮水,各向一川平。


不作淄渑异,还疑谷洛争。


双龙骄欲斗,万马怒俱鸣。

窄衫微卷按歌频,人道春卿桃李春。


若使青莲听一曲,悔将潭水比汪伦。

红绡中单白玉肤,问着恐是徐卿雏。


不须刘尹评身价,但道方回胜也无。

相慰华堂下,重逢草野中。


涂鸦犹习幼,策马拯涂穷。


恩爱千年定,精诚一刻通。

拂曙吴门一棹开,寻真何啻入蓬莱。
苍虬欲傍遥天下,黄鹄仍看大海来。
玉树双茎悬帝坐,琼花万里落仙台。
百里娄江路未遐,丹砂重问葛洪家。
飞花似识寻源棹,古木如停上汉槎。
织女机头长日月,秦人洞里遍云霞。
孙郎已老徐郎少,一日娄江逢二妙。
赵家白壁总连城,海上明珠双照耀。
孙郎发短垂六旬,徐郎三刖仍干秦。
片刺飞扬国士情,登龙迢递阖闾城。
一身海岱依元礼,双眼云霄属正平。
下里乍堪酬郢曲,中原能许问齐盟。
西风船下越江湄,恍入三天问路岐。
云满大罗朝宴日,雪飞中岳夜来时。
千秋一钵劳先赠,万里孤筇愧后期。
十日欢犹洽,千秋态未忘。
开尊怜仲子,下榻梦中郎。
旅色停孤棹,歌声咽后堂。
天上依然皎皎,人间一别茫茫。
仿佛娄江曾共被,相携共倒壶觞。
转眼青樽红烛,回头宿草衰杨。
箕尾骑来历几秋,招魂恸哭过西州。
云飞澹圃愁无色,水到娄江咽不流。
宝剑此时悬季子,明珠何地报隋侯。
敝帏为马存,敝盖为狗故。
于物且惜之,人独无所顾。
悯哉娄江水,浮此三尸露。
一鉴方塘一座亭,清虚佳致自天成。
郎官不为观鱼乐,公事都将似水平。
秋月弦歌盈里巷,春风桃李满江城。
得归不归公笑谁,巴西羁客鬓毛衰。
文章谫谫曾何补,原委深深竟未窥。
五万买鞭缘外饰,再三求筮为中疑。
先生风致古英豪,枕流漱石烹溪毛。
汪汪学海人宏道,滚滚词源仆命骚。
汉最足称徐孺子,禹无能屈伯成高。
吟泽栖岩亦苦辛,敢将微抱向时人。
疏狂岂谓池中物,落魄虚推席上珍。
汲氏淮南惊汝业,诸生历下许谁论。
柳花风,榆荚雨。
检点春光,去也何匆遽。
红泪飘零千万树。
晓风吹片雨,篷底作轻寒。
烟草连天去,江花带露看。
幽偏勤简帙,离索懒衣冠。
娄江江上楼居好,沧海海头城邑新。
蛮郎打鼓争起柂,鲛客捧珠来售人。
风灯照人不数点,霜月涌波才一轮。
人生悭遇合,踪迹尤难明。
寓目瀛海内,怀抱端忧生。
行止矧无常,岁月坐峥嵘。
海波不动绝奔鲸,万斛龙骧一叶轻。
三月开洋春正好,南风十日到神京。
开尊北海未经旬,闻笛山阳又暮春。
客座褷蛸依网户,影堂灯火照纶巾。
素车定感心知友,斗酒还期腹痛人。
能以风流和友声,转于峭独见交情。
即看涕唾千金重,不分头颅片羽轻。
柳市莺花悲侠少,兔园膏火泣书生。
一自夷氛起大东,仪图牖户与家同。
犬羊敢蚀金瓯限,虮虱空劳田舍翁。
卜式异时真许国,弦高他日岂论功。
泪泻娄江不断流,东仓今日是西州。
忽疑清影蛟龙食,瞥见华堂鼠雀游。
壮志未忘酬裤下,豪情常自卧床头。
闽客不见雪,流霰在鸣琴。
兹晨何飘瞥,快作崩山音。
七弦正凝结,万象回幽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