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圣择狂夫言,俗信老人语。


我有老狂词,听之吾语汝。


吾观器用中,剑锐锋多伤。

一展慰久阔,寸心仍未伸。
别时两童稚,及此俱成人。


那堪适会面,遽已悲分首。

陛下即不为千载之治安,如今之势,岂过一传再传哉。
诸侯犹且人恣而不制,豪横而大强也,至其相与,特以纵横之约相亲耳。
汉法令不可得行矣。

青桂朱袍不贺兄,贺兄荣是见儿荣。


孝经始向堂前彻,官诰当从幕下迎。


戏把蓝袍包果子,娇将竹笏恼先生。

似有物凭箕,傍观竞卜疑。


曾从师授易,肯问鬼求诗。


岩穴虽高枕,乾坤尚弈棋。

回头四十九年差,兀兀将身伴肺嘉。


齿数真惭虚犬马,枝干犹记浑龙蛇。


纵令百岁能馀几,况复孤舟未有涯。

锁户真成了。
百朝甚惺洒。
冰餐非苟且,玄妙就中超,亸马眸粘惹。

朝朝适馆五云间,恰似参堂岁月闲。


法驾钩陈生净理,丹垣碧树想仙山。


许身稷契原虚语,托迹衰推亦强颜。

云山积翠倚穹苍,仙圣灵踪写上方。


瑞像世传藏锦绣,神光人说似清凉。


心安是处皆欢喜,眼正无时非吉祥。

五侯恩泽不同年,叔侄朱门䂍槊连。


凤沼九重相喜气,雁行一半入祥烟。


街衢烛影侵寒月,文武珂声叠晓天。

毛玠素屏非俗物,韩棱宝剑得龙渊。


谟明敢与皋陶比,稽古虚参尧舜篇。

坐拥寒炉夜气清,烹茶烧笋散闲情。


品从雀舌分佳味,价许龙孙得贵名。


七碗喜催诗兴竦,百壶真谢酒权轻。

秋风一敝庐,闻道作通衢。
古谚「屋成路」,君权水在盂。
后来蠲纳鼠,爰止或瞻乌。
吾侪生长太平时,不谓年来逢乱离。
此别要烦君自重,相期重筑太平基。
穷冬万木冻欲折,独有松篁抱高节。
贫交无可效殷勤,持此与君聊赠别。
君诗字字凌珠玉,入手卷舒看不足。
别后襟期傥未忘,会寄筠筒入空谷。
明日离樽难重倾,且停征驭话交情。
知心自古不易得,况是途穷赖友生。
风期久已暗相亲,樽酒论文未厌频。
底事天公苦乖隔,动将离索付骚人。
一醉宁知百丑彰,当时意气自洋洋。
朝来酒醒回看醉,恨不人前把面藏。
江城一月犹寒色,雨暗苔痕春半过。
小燕有情怜旧垒,轻红何意窅高萝。
独临野水怀人远,静对青山战鼓多。
平原十里候鸾旌,绕郭新屯十万兵。
惯着短衣来小市,常乘骄马过孤城。
营前剑舞春风暖,帐下酣歌夜月明。
数椽书屋亦东郊,外户多年闭未牢。
文字有时随俗变,姓名何处揭云高。
欲从月窟攀仙桂,预向吴刚借快刀。
青规转燠散条风,暖遍长林万树丛。
昔日团炉相谑处,此时欢聚几人同。
惊心榆柳思村圃,入手年华羡钓翁。
凡闻声,须有省。
照自心,察前境。
若方驰骛速回光,悟得昨非由一顷。
听听听听听听听,劳我以生天理定。
若还惰懒必饥寒,莫到饥寒方怨命。
虚空自有神明听。
天地一蚁磨,人生何日闲。
此身真土木,到处即溪山。
血点居苫泪,衣馀戏彩斑。
蠖屈地容壮,鸟还天宇闲。
渔樵苕水市,薇蕨首阳山。
瓮下金貂友,林中玉笋班。
黄口小儿口莫凭,逡巡看取第三名。
孝廉持水添瓶子,莫向街头乱碗鸣。
四邻侵我我从伊,毕竟须思未有时。
试上含元殿基望,秋风秋草正离离。
德被陪臣子,仁垂圣主恩。
雕题辞凤阙,丹服出金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