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舅甥高会共称觞,四世于今在一堂。


眉寿康宁由德厚,庆流深远本源长。


但将直道师周孔,岂有嘉猷助禹汤。

山中读易罢,临风弄瑶琴。


丝桐感忧思,无言对岖嵚。


有弟爱吾趣,挈壶远相寻。

薄宦各东西,往事随风雨。
先自离歌不忍闻,又何况、春将暮。


愁共落花多,人逐征鸿去。

两回家信一时闻,北雁如何久离群。


同气影随三处月,老亲身卧万山云。


怀归有约多成梦,窃禄无才可报君。

谁家端午看芙蕖,蜗舍风光似有馀。


苒苒红苞初半拆,田田青伞未全舒。


酒筹暗合愁新别,诗谶先徵忆旧居。

病中身贮火,夜觉雨鸣阶。


厉气潜收障,清风细入怀。


池翻疑倒海,檐瀑似飞厓。

五世衣冠盛本朝,宁论妻织与儿樵。


顾予始就山居乐,未放诗书便泬寥。

千里缄书问远离,海云僻绝路逶迤。


池塘别后春何似,松菊荒来梦所思。


短鬓渐雕辉萼色,旅愁翻剧及瓜时。

前车惟伯氏,后乘载阿连。
相携青莲界,共开白社筵。
黄梅雨初歇,红榴花正妍。
吾亲双鬓日纷纷,为客艰难不使闻。
养老只须常善饭,生儿何必总能文。
书同洛下思黄耳,心似河阳见白云。
弟兄终岁长羁旅,南北何时却定居。
春至每瞻衡岳雁,秋来犹食武昌鱼。
每愁年长须经事,即恐家贫废读书。
山中逐兴游人日,人日相逢尽好人。
策杖携尊寻带水,评花酌酒涤凡尘。
去时险道重重历,转路周行步步新。
离居足忧端,忽忽苦无怿。
暌违感至今,提携念在昔。
执手既未卜,所愿眠食适。
若为歌管销愁。
荡离忧。
忆逐残秋,征雁问扬州。
身在江东家在闽,三年为客得相亲。
侍萱同爱堂前日,戏彩平分膝下春。
书剑不嫌归计薄,溪山长傍梦魂新。
拓宇开疆著醉乡,心田种子未全荒。
太常输我孤身好,泥饮清斋总不妨。
兄弟相看各一方,别来俱各鬓成霜。
江山千里犹比屋,风雨几番能对床。
海燕年深长作客,塞鸿天远不成行。
维南有祥凤,文采华羽翰。
好音鸣朝阳,来集紫阳泮。
方当瑞盛时,一往不复返。
昔年趍步直承明,此日稀闻玉佩声。
耕凿歌天宁自放,星辰远斗半同盟。
韩津有弟称鸠爽,汉迢须君作凤鸣。
余昔梦游登金山,山寺浮空凌广寒。
海色苍茫雄剑外,钟声隐见落花间。
又梦云中降一老,松姿雪色顾予笑。
吾宗系出殷太师,氏族分封自周武。
长林之下始开基,流衍中原散河汝。
一朝移家到七闽,潮海三迁肇吾祖。
高云过天双白鹤,翛然长啸下寥廓。
古洞春深积翠幽,碧玉清琼倚岩阁。
俯视诸闽控九溪,未论君山与王屋。
孤山玉蕊破晴芬,家弟朝朝苦忆君。
说到便怜书似雪,重来空有赋凌云。
幽斋夜语山灵动,曲水春临海色分。
行年将七十,客路更三千。
白首留长铗,青山问薄田。
在家同逆旅,随地可栖禅。
荔枝今已过,何事欲南游。
雨落百城暗,寒生六月秋。
世宁多赵尉,秦尚有穰侯。
访梅楼上月,往时共深夜。
吾季年少小,语芒已激射。
悬镫听鸡鸣,留恋难就舍。
浮生剧风波,中年忧乐半。
纯素污所缘,高明鬼斯覸。
三人成市虎,冒昧离祸患。
宾僚成雅集,夜月正清圆。
幸对芳樽满,兼逢乐事全。
哦诗追旧日,举盏望青天。
焚膏继晷且穷年,荣悴他时却在天。
莫把光阴虚度了,吾徒耕道若耕田。
纯熟工夫积岁年,能知本性则知天。
揠苗助长犹为害,况复芸人舍己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