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蕊须头一佛圆,供时长在梵王前。


远公未晓西归意,亲凿方池种白莲。

白白红红几树斜,清溪一曲水如霞。


不须牙版标名字,看着应呼学士花。

弇园千树锦横斜,雨妒风欺一任他。


唯爱君家兄弟好,就中留得地棠花。

六一居士迹不到,千古人呼六一泉。


争信碧山茅学士,十年中夜枕泉眠。

病起闲门日自长,晚云珍树郁苍苍。


驺呵并枉乌衣巷,簪盍聊呼白玉堂。


此别孤踪各朝野,只今何事不沧桑。

陈榻悬来总为谁,忝成三益共追随。


已夸冰玉壶中客,更爱丹青笔底诗。


画戟清香吾郡事,朱门蓬户古心期。

贪看晚节傲霜飔,淡色幽香冷不辞。


入坐叵罗争自引,归来款段未须骑。


推敲月下犹孤语,竞病风流彼一时。

史才经术世推能,玉署銮坡秩并增。


拜命争看双绶紫,书衔真作一条冰。


帝称匡鼎颐堪解,人识金瓯事可凭。

太史藏书所,西林古渡头。


桥通千嶂碧,溪抱一村幽。


小径有时合,落花随意流。

自爱青山地,毋嗟上苑枝。


我方占世道,天欲重公诗。


往事浮云逝,生涯流水知。

轩冕岂不羡,难膺千载躯。


独游成远志,新论拟潜夫。


世路知相左,吾师亦太迂。

共识承恩日,为郎典石渠。


未须论失马,已是遂焚鱼。


小径频回驾,青山独著书。

英英策府,十八学士。


森如骥騄,才德兼备。


太宗御之,六辔耳耳。

吾乡临一水,亦用屈沱名。


伏腊湘累庙,弦歌楚些声。


宗惟南屈盛,辞未使君轻。

学士泉清胜十泉,氤氲微带越山烟。


真茶泼去兰香发,活火烹来雪色鲜。


天一真精成玉液,朱明灵气出花田。

我昔庐山寻瀑布,香炉峰上披烟雾。


白云无事早知还,欲共渊明奋高步。


渊明醉石横溪边,九叠屏风三叠泉。

一从骚圣作,万古楚声多。


怀石知何处,为家在此沱。


地因辞客著,祠羡故人过。

常钦赵夫子,远作五侯宾。


见面到今日,操心如古人。


醉同华席少,吟访野僧频。

右蜀分忧辍近臣,翩翩旄节下青冥。


单车唯载支机石,夙驾长先使者星。


已有清风驰栈道,犹酣别酒过长亭。

皖伯台前绿树春,吴塘初下碧溪分。


旧游风景长牵梦,遥羡高斋望白云。

霜髯病叟掩闲扃,禅客相寻有故情。


每忆江南初识面,至今犹得爱才名。

往往冥搜宵不寐,时时任性昼仍眠。


高情丽句谁偏重,圣代词臣李谪仙。

南朝人物古犹今,只恐前身是道林。


处处经行常自适,不妨谭笑不妨吟。

惠远禅师名素重,维摩居士室皆空。


群公竞有诗相赠,组绣珠玑满袖中。

已洁心源超世表,却缘诗句有时名。


初闻行业如耆宿,及见容颜是后生。

文似春华铺晓陌,思如泉涌注长江。


诗情道性知无梦,频见残灯照曙窗。

满卷文章为世重,出尘心迹少人同。


腾腾自得修真理,不管浮生觉梦中。

旧国荒凉成黍稷,故交危脆似琉璃。


高人独喜汤师在,手把新文数道碑。

酌此杯中物,茱萸满把秋。


今朝将送别,他日是忘忧。


世乱方多事,年加易得愁。

只有闲情搜景物,不将客鬓惜流光。


京华才子多文会,众许清词每擅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