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岭海文在兹,天意求其主。


广渤荡玄波,离奇难一罟。


代有挺出姿,丘梁绝世睹。

明文郁郁大经垂,群杰相雄复自师。


举世言风因失雅,何人述史乃徵诗。


东西旧识兰台赋,南北新瞻学士仪。

今之作者竞炎炎,伪体新辞日就纤。


声不归情何所本,大而能则独君兼。


经时宋室双文正,变论开皇一仲淹。

天与锦绣心,岂无锦绣口。


既有锦绣口,岂无锦绣手。


信手摘星辰,开襟见珠斗。

玉井孤根何处峰,移来天府翠云从。


谩夸骤雨明珠过,更看高秋碧实重。


出水群仙天藻发,临池诸杰地灵钟。

帝许莱衣学士亲,庭闱垂白望归勤。


寿觞带得金茎露,戏彩遥分五色云。


孝思一念聊城箭,爱日三公鼎鼐芬。

即看几几仪形外,也到休休乐善时。


陋识岂能酬远业,高情兼已拜新诗。


逢人只说苌公学,知己长怀鲍叔思。

昨夜梦怀玉,诗卷来高台。


巾石好明月,照入我襟怀。


罗浮志已壮,岂为疾所摧。

蒋生自昔开三径,尔依日月居东华。
得非大隐在城市,一壶亦挂壶公家。


陈留曾闻有市隐,虎头拉我把酒盏。

谁家玳瑁筵初启,金盘露滴琼瑶髓。
长庚跨鹤来青霄,王母鞭鸾度碧海。


寿域弘开瑞气腾,庭闱交映金天精。

金台金陵两都花,曾共松溪玩月华。


郁林贤守开诗卷,三世斯文共一家。

且免攒眉对俗人,青山为枕云为身。


这回便得从吾乐,事事从吾事事真。

江山由我不由人,由我方为自在身。


高处振衣还洗耳,落花啼鸟尽天真。

喜为名山添好人,万重云水自由身。


世间梦尽都知幻,只有元初一念真。

骑牛以问牛,牛在宁他求。


即此斋戒心,便与神明游。

问道三千程,斋戒三阅日。


斋斋致太虚,白日生尔室。

登台躩跞喜胡然,九十逢元祝圣天。


炙背熙熙同舜日,齐声万万颂尧年。


列宿中天扶帝座,从吾平地作神仙。

清赏和风天不违,花光水色丽相依。


盛将歌管仍仙侣,静倚芙蓉谢宓妃。


终是直通怜碧干,不堪摇落看红衣。

西畴帝藉方兴晓,太液天池不作波。


风引洞箫来月殿,日扶仙仗出云罗。


凫鸥自了忘机在,草木何如喜意多。

皇风吾爱似春初,身际羲农教植馀。


凤辇声回闻碧落,谷坛香散满衣裾。


卷阿流韵今谁续,瀛海烟波古自如。

金蕙生香礼乐身,通天文犀不足珍。


自惭圣世曾何补,公在当朝更几人。


明良际遇云龙会,制作辉光耳目新。

阳山秀色满南州,薜荔丛生楚客游。


三峡猿声偏入夜,千岩枫叶早知秋。


仙人结宅云烟近,太史藏书洞壑幽。

曳履暂违金马署,承欢遥入锦官城。

欲从狄相云间望,却向王阳道上行。

旌转层峰朝雨色,舟回极浦夜猿声。

瀛洲别馆切清虚,诏赐绨缃出石渠。


秘典自惊坟索上,祥光遥映壁奎余。


檐前鸟下疑翻字,草际萤来为照书。

芙蓉仙人冰玉质,貌粹骨刚长八尺。
阅遍尘寰扰扰人,玄鬓朱唇双眼碧。


利名场里寡交游,势要途中绝踪迹。

春雨江门著旧蓑,钓船相近问如何。


白鸥分定闲眠界,犹唱西涯学士歌。

西涯一曲我藤蓑,对此相思可奈何。


今日玉台应说我,海门何处扣弦歌。

江空秋月清,月出秋江明。


水月自相得,乾坤谁与争。


作亭赵员外,属记李先生。

君不见大罗之天天尽头,峨峨五城十二楼。
金银台殿四百八,瑶池阿母乘苍虬。


上有蟠桃枝,下拂昆仑丘。

金扉银钥散炉薰,玉座琳居架斗文。


日为唐尧悬北极,风因虞帝动南薰。


花明建礼宫前雪,树拂含元殿里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