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试罢彤廷便乞还,不教名字落人间。


小团龙凤春前雨,罨画楼台水面山。


文彩传来多似舅,功名老去只如闲。

一门道脉旧相同,晚向行藏别立功。


凤入天池鸣晓日,鸿飞霄汉起秋风。


几年骨肉江山外,半月襟怀笑语中。

美人出南国,文采并娴都。
风云一朝会,联步起天衢。
伯也空冀北,叔兮照三吴。
五色春衫拂地垂,东门高宴驻旌麾。
旧来仲郢人知少,欲去玄成马上迟。
红叶巧当官路坠,白云长傍禁垣移。
不暖不寒天气,无思无虑山人。
竹窗时听野禽鸣。
更有松风成韵。
八年不见此山青,一见殊增老眼明。
鬓发已从霜露改,翠屏只在水天横。
纤尘不染皆秋色,久间相于若世情。
山接平芜,烟横远墅,修眉淡抹晴妆。
菊梅交际,天未十分霜。
几许无穷秋思,空凝伫、衰柳斜阳。
姑射山人,仙去后、唯存标格。
犹赖有、墨池老手,草玄能白。
留得岁寒风骨在,岂烦造化栽培力。
拂石坐小桥,临流俯清泚。
松声与禽声,可以醒吾耳。
秋尽菊都荒,蜂犹采蜜忙。
何如龟缩壳,此际已深藏。
禅榻一觉睡,冬宵五更长。
窗递清风入,枕边松柏香。
归来闲未久,老去役何堪。
未远蜀天北,又之湘水南。
奔驰缘未足,辛苦分当甘。
冬当月初后,天欲试霜时。
永夜绝人语,新寒听雁知。
壮心忧国在,老计入山宜。
北风振野云平屋。
寒溪淅淅流冰谷。
落日送归鸿。
园林寂寂春归去。
蒙蒙柳下飞香絮。
野水接云横。

催唤沙棠港口船,门前龙象耸初筵。

养亲始愿家良近,事道中年志愈坚。

美俗一新吾礼乐,高贤多羡此山川。

紫沙团就百花泥,玲珑压倒博山低。
安排处,宜深帐,看篆烟、袅过锦帆西。
从今软暖把人迷,宝凫长日不须携。
孤舟浪打石尤风。
霹雳浪声中。
布帆喜得归无恙,系长桥、闲似渔篷。
双桐自比双南金,地得宽闲谢斧寻。
吴老诗题从始植,文郎图画已成阴。
霜黄碧叶秋将及,月白青枝夜不禁。
几年卜筑欲江东,阳羡溪山罨画中。
千里有情春草遍,一樽无地暮云空。
相州未得归韩老,汝颍犹堪葬长公。
铜官盘据荆溪上,百里相看未了青。
山麓平时堪别墅,水涯回处更幽亭。
奇观爱入仙翁洞,隐迹愁干处士星。
西溪八月夜乘槎,回首江湖几岁华。
人事每逢天未定,世途真叹海无涯。
十年别恨还双鬓,两世交情似一家。
九畹滋兰自楚人,草荒茅塞几千春。
而今乞得山中种,老眼看来种种真。
人生俯仰间,所乐任情欲。
彩色及声音,耳目相驰逐。
何如蒋诩孙,所乐超流俗。
不是双翎羽未齐,天门欲到失云梯。
眼前且看神仙府,身外休论枳棘栖。
百草让茶先有味,一瓶挹水近通携。
鸡犬如同社,山川故逼人。
从知生事拙,失喜客途新。
野麦去年雪,风篷千里春。
青青铜棺山,麦秀盈町疃。
轻飙动微澜,佳卉丽初暖。
层楼碍烟霏,众鸟杂歌管。
浩荡风光二月中,可堪归思更匆匆。
不辞古道折杨柳,应念小山团桂丛。
司马壮游千里别,元龙豪气几人同。
阳羡昔相见,雨花吹满台。
都城复邂逅,坐使尘襟开。
捧檄即归去,叙别仍徘徊。
同里君少年,由来负奇气。
仗剑千里行,翻然动归思。
炎云作膏雨,凉飙飒然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