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碧山学士近岩居,闻说周旋为简书。
忽讶九皋声久寂,方知千岁语还虚。
华阳瘗处遥为伴,缑岭归期倘告余。
城郭人民故宛然,欲栖珠树去翩翩。
初疑带箭还山早,正值衔书赴陇年。
蕙帐寂寥零夜露,松巢摇落冷朝烟。
此日清斋玉署居,乾坤回首廿年馀。
我无术致玄丹就,君有诗吟白雪如。
花妥幽阶香澹澹,竹摇虚牖影舒舒。
玉堂虚寂称斋居,三日追陪笑语馀。
月上广庭人未寝,星临高栋夜何如。
风尘荏苒年华逝,江海分违故旧疏。
玉堂高宴群公集,为爱名花镇日从。
浪说若耶云万叠,平分太液锦千重。
莫教池上停歌板,已判归途听暮钟。
若耶溪上赏心违,玉署金塘喜共依。
碧锦帐中簇西子,翠云堆里拥真妃。
亭亭白日风翻盖,冉冉青冥露湿衣。
国内贤豪士,如公复几人。
弃繻游上国,弹铗客平津。
意气凌霄汉,声华动缙绅。
湖上停兰棹,仙源此地逢。
径幽群树合,雨过百花浓。
池阁风鸣树,家山云护峰。
谩为斯文叹寂寥,长安谁赋楚人招。
江山奇气还千古,台阁清衔在两朝。
门刺有名尘榻静,院灯无梦玉堂遥。
上卿倡道楚江湄,千古云霄见羽仪。
选胜恰当䢵子国,为园堪比习家池。
共传绿野成堂日,正是青衿讲业时。
帝城春色已辞春,春意郊坰尚可人。
柳拂青帘堪命酒,池临新槛欲垂纶。
高楼隐映如花面,小集休惊似叶身。
十亩平田一望赊,桐林叶叶散秋霞。
因招太史先生驾,并过茆洲处士家。
冰簟软披三径草,水晶香送六郎花。
有约看山不自今,后来仍可逐幽寻。
搴芳澹荡沥湖水,选胜周遭祇树林。
酒泛星辰花气合,令兼鱼鸟阵云深。
月晴云漾到松杉,包井清泠更不凡。
曲宴几曾趋玉署,题诗犹许续冰衔。
阁铃答响依歌板,簪笔承花落舞衫。
山除秋敞绿阴繁,好月邀人共到门。
任放有怀交履舄,周旋无地属櫜鞬。
歌声近榻惊花睡,露色浮轩扑酒魂。
任城百雉何突兀,城边古道层楼出。
楼上仙人去不还,杨柳芙蓉自披拂。
清平奏曲是何年,天子呼来尚醉眠。
野色层城迥,湖光曲槛通。
坐闻清乐奏,偏喜故人同。
乍雨添荷绿,飞霞入酒红。
洲边新筑钓鱼台,菡萏蒹葭两岸回。
一自松楸承雨露,即从廷陛乞归来。
竹林清咏怜余后,菊径芳樽待客开。
抖尽长安十斛尘,频年倦封帝城春。
上书敢问中兴相,结袜原多侍从臣。
雪入敝裘侵短袂,风吹蓬鬓垫疏巾。
奠璧沧溟到海东,霓旌初下祝融宫。
中朝保傅封禅重,北斗声名剑舄崇。
驻盖便寻遗逸士,怀铅还问旧孤忠。
佳气葱葱傍海生,营州今是汉西京。
龙归丰沛连朝饮,火照枌榆彻晓明。
旧事华封传道路,当时羽骑绕边城。
门辟铜龙侍从初,春风辽海引簪裾。
云霄日近融残雪,圭币坛高切太虚。
诸部常怀行在地,词臣正校职方书。
劫火摧龙种,徒余下嫁身。
前朝驰道柳,往事钿车尘。
戚里巢新燕,瓜田走庶人。
尚有王孙泪,凄凉泣路隅。
吹箫朱户冷,换酒宝衣无。
都尉门前草,平阳第里乌。
荣遇当时过谪仙,诗成法戒进经筵。
双清孤阁明残照,一任狐狸上阁眠。
有约看山不自今,后来仍可逐幽寻。
搴芳澹荡沥湖水,选胜周遭祇树林。
酒泛星辰花气合,令兼鱼鸟阵云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