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爬沙凿石苦搜求,可奈相如嗜远游。


何处湖山添酒兴,坐看汤鼎动乡愁。


文章定卜都亭梦,磊落谁疗壮士忧。

相逢一笑君胡胄,天与棱棱骨像凶。


雅善屈伸真似蠖,盛夸头角俨如龙。


此腰纵未因人折,吾腹谁言不汝容。

诸友俱能作,如吾何所知。


强推为会长,深愧不相宜。


《玉树》多悲调,《竹枝》亦俗词。

竹茂资泉润,花荣藉圃沙。


钩帘来舞燕,锁树护栖鸦。


客至留酤酒,吟长待煮茶。

懒帻从鬅鬓,披衣任曳裾。


都忘身外事,贪读意中书。


比老心能尔,虽贫乐有馀。

已甘踪迹滞丘樊,暂逐行麾思欲翻。


才薄最宜明主弃,身贫独感故交存。


苍苔掩径谁相过,芳草怀人未敢言。

四十支离一老夫,衰颜恰比列仙臞。


铸金不验身多病,种树无能圃半芜。


长日闭关聊嘿嘿,短衣迎客笑拘拘。

忆昔曾同念庵子,岁寒访汝深雪边。


别开闲馆屏人语,不解朝衣藉草眠。


琴意相传中散后,玄言每到漆园前。

相逢京国最情深,休沐归来每共寻。


异品对餐呈海味,道衣便坐解朝簪。


迂疏北阙上书日,寂寞江潭俟罪心。

祗役趋东观,校雠良以疲。


偶乘青简暇,复与白云期。


任性形骸豁,忘机鸟雀知。

陆墓山边庐舍外,小桥横跨通津。
田家三五自成村。
鸦争邻屋树,犬吠隔溪人。

苦忆经年别二雏,喜从片楮见挥濡。


诗书幸不遭涂抹,文字何妨效拓摸。


通子讵怜彭泽老,伏君未觉济南孤。

平湖三月水犹寒,霜鉴冰壶照玉颜。


柳暗何如江上路,云深不碍海中山。


春风凫雁窥青琐,晚日波涛在白间。

闭门菜甲渐成圃,避地桃花亦有源。


拄杖徜徉成日涉,神游天外此身存。

一天山裹一天园,地傍西湖负郭村。


丘壑自专吾可老,湖山高卧我无言。

少司成下老门生,十载追思万种情。


埃墨却疑颜子饿,浊流难污伯夷清。


百年邃阁尘谁扫,万丈阴崖雪自明。

十载飘零意气亲,钟陵浮弋两逢春。


谁知丹水持竿客,曾是銮坡视草人。


精舍已能开石壁,扁舟何处问烟津。

得归不归公笑谁,巴西羁客鬓毛衰。


文章谫谫曾何补,原委深深竟未窥。


五万买鞭缘外饰,再三求筮为中疑。

先生风致古英豪,枕流漱石烹溪毛。


汪汪学海人宏道,滚滚词源仆命骚。


汉最足称徐孺子,禹无能屈伯成高。

少年相约事经纶,未老公先作隐沦。


山屐踏残花底月,海螺倾尽瓮头春。


眼前好事三更梦,身后虚名半点尘。

白头湖海愧婆娑,高致如公见几何。


射鸭堂深明月满,养鱼池迥落花多。


登山不必携红粉,近水还应衣绿荷。

中丞归老处,一片洞庭秋。
客至鄱湖上,湖光远近浮。
天风吹鹤氅,海国忆龙舟。
去岁曾相约,春江草阁中。
拟闻清啸足,兼与老禅通。
破浪浮扬子,看山失皖公。
邑居不见江山景,去马来车喧万井。
冷落重帘日影西,萧条四壁人初静。
轻飙卷空云幂幂,水影天光同一色。
毁誉平千载,穷通譬一毛。
虹蜺千丈气,岂便伏蓬蒿。
晓色夺灯焰,秋寒侵薄帷。
漏冲吟思断,风从魂梦归。
万虑不婴抱,一心初息机。
盘中有止水,历历见须眉。
能定乃能应,人心固如斯。
至诚本如神,圣贤不吾欺。
捣荠餐铁杵,此味知者鲜。
乘车入鼠穴,闻者知其舛。
打铁作门限,鬼笑定不免。
世人欲不死,焚香事大罗。
死后欲超生,将身靠弥陀。
个里不透彻,仙佛如子何。
禅悦既无门,仙居在何所。
与渠无半面,一见相尔汝。
霓裳制未成,翩翩欲高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