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交阯同星座,龙泉佩斗文。

烧香翠羽帐,看舞郁金裙。

鹢首冲泷浪,犀渠拂岭云。

明公莫讶容州远,一路潇湘景气浓。


斑竹初成二妃庙,碧莲遥耸九疑峰。


禁林闻道长倾凤,池水那能久滞龙。

出郭五里强,治地十亩宽。


奇峰面朝挹,高阜背屈蟠。


忽献若神授,久閟由天悭。

自舞明妃罢,何曾秘玉颜。


裁缝丝布涩,游戏犊车闲。


笛响虚无外,楼高烟雨间。

一代红颜尽,珍珠信足珍。


房中徒有老,楼下更无人。


未得还金谷,难忘戏孟津。

石子风流甚,凌云志更长。


佳人怜博白,别业忆河阳。


泪洒穹庐外,情深玉笛旁。

自教绿珠曲,明君与楚妃。


匣中怜玉洁,粪上恨花飞。


一嫁乌孙去,难将黄鹄归。

卫尉多音乐,新声号石家。


明妃怨秋草,房老惜春华。


素手携云阁,清心叩海霞。

绿珠江水绿,人向镜中留。


金谷知谁似,翔风见亦愁。


月中教横笛,花里坠飞楼。

士生秉道义,公论重才名。


美哉双白璧,高价等连城。


昔在南国时,折桂尝抗衡。

二十日春饶霁景,数千里路信邮亭。
野花有恨何劳白,山水无名只解青。
残月哀猿啼袅袅,暮烟孤鹄去冥冥。
都峤山前望北流,丹砂勾漏若为求。
陆川更在浮云外,落日旌旗生远愁。
分命诸侯重,葳蕤绣服香。
八蛮治险阻,千骑蹋繁霜。
山断旌旗出,天晴剑佩光。
严风吹衣落南土,手批■猱藉封虎。
缘山跨谷三里城,架竹编茆百家聚。
天公似为羁人谋,闭藏佳境城东陬。
丁年不负短檠灯,中岁危涂屡折肱。
自古诗人固屯蹇,喜公今日少骞腾。
遥知去路方收秫,预约来书定凿冰。
祁公老孙子,晚得两朱轮。
宵旰方今日,论诗欠此人。
应嫌江月冷,却看岭梅春。
黄茅时节,病恼南来客。
瘦得不胜衣,试腰围、都无一搦。
东篱兴在,手种菊方黄,摘晚艳,泛新刍,谁道乾坤窄。
久客虮攒褐,隆寒户冻蝇。
纸窗风雨夜,香篆帐帷镫。
有泪如檐溜,无眠对寺僧。
揖坐楼头夜,酒杯生菜盘。
交情三月暮,细雨一灯寒。
谈笑响如在,赓酬墨未干。
苦硬黄花节,霜枝香更清。
乾坤一庞老,今古两渊明。
白玉难重见,孤冰不复清。
万影奔朝市,归山见一人。
青云莫相附,白雪不生尘。
暖日眠松石,凉风岸葛巾。
嚼得菜根断,诗寒骨更臞。
爱民心雪白,报国鬓霜枯。
仕久衣长破,归来屋亦无。
游宦天西北,心随造物游。
春风郧子国,明月岳阳楼。
政出黔黎喜,名高夷狄愁。
巴陵三载掾,太半并棠阴。
仆守濂溪训,公推靖献心。
迨更深夜箦,茹纳惜时金。
今代平塘老,前身靖节翁。
直心行杲日,清德照寒空。
乐道箪瓢外,归真躯壳中。
孤松挺挺凛高风,万语形容不尽中。
独指平塘塘上水,水之清处俨如公。
旧闻雁不到衡阳,今复南飞入瘴乡。
天阔随阳皆可去,未应为界限潇湘。
靖节高风去千载,至今遗响在平塘。
洗耳洗心甘绿野,濯缨濯足付沧浪。
松间月色诗千首,竹里棋声酒几觞。
交趾同星坐,龙泉佩斗文。
烧香翠羽帐,看舞郁金裙。
鹢首冲泷浪,犀渠拂岭云。
旧日水心路,新添赵倚楼。
诗名不寂寞,此地合风流。
隔浦荷花雨,当门杜若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