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万木丛云出香阁,西连碧涧竹林园。


高斋犹宿远山曙,微霰下庭寒雀喧。


道心淡泊对流水,生事萧疏空掩门。

修持清苦振佳声,众鸟那知一鹗情。


蹑履三千皆后学,抟风九万即前程。


名将日月同时朽,身是山河应数生。

谢守登城对远峰,金英泛泛满金钟。


楼头风景八九月,床下水云千万重。


红旆朝昏虽许近,清才今古定难逢。

混元融结致功难,山下平湖湖上山。


万顷涵虚寒潋滟,千寻耸翠秀孱颜。


芰荷香入琴棋处,雷雨声离栋牖间。

日月昼夜转,年光难驻留。


轩窗才过雨,枕簟即知秋。


草际鸟行出,溪中虹影收。

忆醉齐南白玉壶,浮云天地为踟蹰。


高名自汝中诸岳,傲吏堪谁长五湖。


亭午夷门过结辔,乍晴苕上有归舻。

病起商秋鬓色残,中原鸿雁转艰难。


岂应邮客皆殷羡,自觉朋车未吕安。


湖海穷途双掩涕,风尘高枕一加餐。

春日邢台上,独吟千古愁。


鼓行人自失,磬折尔何求。


宦恐诗名忌,才宁吏事收。

远树太行壮,乱流漳水深。


风云来染翰,河岳映披襟。


鞭弭中原约,车书异代心。

十载同书砚,于今恨不平。


青云未得意,白社漫驰情。


韩子檠犹焰,冯郎铗欲鸣。

莫羡檐前柳,春风独早归。


阳和次第发,桃李更芳菲。

有客停骖日,重城共一登。


晴烟开北渚,春色上西陵。


中论怀徐干,高风识李膺。

请郡当年意若何,使君犹自滞关河。


客游五马黄金妒,书去卢龙白雪多。


千堞战烽迷碣石,万山落木下滹沱。

一别又三年,长怀按部贤。


绣衣还阙下,黄发泣江边。


行李惟霜简,清风满画船。

老去将军最好文,出群名字久相闻。


几人识面窥春色,十载思归隔暮云。


延客酒方应自制,游山诗韵好谁分。

横经日日缀鹓班,致主无才独厚颜。


追忆旧游春醉处,梦魂常绕歙州山。

忆昔相从结客场,惭余多负陆公庄。


自知燕雀终凡羽,最羡蘅兰出众芳。


风月三山留翰藻,云霄双阙近翱翔。

大风吹梦渺无垠,白鹭洲前彩袖贫。


今古更教谁搦管,乾坤似未可容身。


钟声屡听寒僧饭,诗句时生山鬼瞋。

诗来已报平安好,犹恨得公诗不早。
忽闻单舸下沧浪,却喜此翁元未老。
折腰耐辱来皇州,大手妙割无鸡牛。
天教英雄声名好,满眼看渠腾蹋早。
吁嗟世事暗如漆,虞卿穷困刘蕡老。
平生翰墨弥九州,丰城埋剑干斗牛。
匡庐道士三尺强,手援北斗酌桂浆。
露气朝开玛瑙瓮,丹光夜落芙蓉床。
崆峒仙人广成子,鉴湖狂客贺知章。
雪霁平芜带曲村,思君白发照清尊。
娇莺恰恰花连屋,稚柳青青水到门。
江阁遥山来远碧,草堂新月见纤痕。
欲采蘋花遗所思,玉山山中秋日迟。
遥天孤鸟没苍霭,急雨大鱼飞碧池。
握手过溪当此夕,攒眉入社定何时。
庄北庄南雨乍零,繁花如雪照空冥。
玉壶美酒拈重碧,石室藏文翻杀青。
倏忽无烦凿浑沌,春秋有待问冥灵。
方塘如鉴净无波,花气生香雨乍过。
河汉露凉星斗湿,江湖水落雁鸿多。
不辞归隐在松菊,莫遣移文裂芰荷。
文锋久淬鸊鹈膏,鞍甲藏身百战鏖。
王簿宅前春载酒,李绅祠下醉挥毫。
乡关未觉东林远,光焰终如北斗高。
梅花乱落雪纷纷,两袖东风酒半醺。
春月满堂歌舞散,高情浑欲梦梨云。
暖沁香篝宿火温,绛纱红烛照黄昏。
自怜不废千金夜,帐底吹笙倒玉尊。
金陵隐者天下士,六十为文健且奇。
诸父不谙麋鹿俗,令郎俱有凤凰仪。
长干桥上闲沽酒,玄武湖阴醉赋诗。
朝含颦。
暮含颦。
风动疏帘疑是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