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去夏疏雨馀,同倚朱阑语。


当时楼下水,今日到何处?


恨如春草多,事与孤鸿去。


楚岸柳何穷,别愁纷若絮。

老郎日日忧苍鬓,远守年年厌白蘋。


终日相思不相见,长频相见是何人。

半年江上怆离襟,把得新诗喜又吟。


多病似逢秦氏药,久贫如得顾家金。


云烟但有穿杨志,尘土多无作吏心。

桑柘村村烟树浓,新秧刺水麦梳风。


舟行苕霅双溪上,人在苏杭两郡中。


鼓角丽声相旦暮,旌旗小队间青红。

门幽缘近寺,官冷未成家。


楼借山为障,风吹水作花。


诗方酬北涧,经又节南华。

宛如公干卧漳滨,枕上穷吟过一春。


遣病每怀诗眷属,访医因问药君臣。


钻龟小卜占灾数,览镜羸形类别人。

初拂绣衣来日下,又持宪节驻湖边。


铁冠晴雪照荆国,羽扇清风扫瘴烟。


客馆如闻鹧鸪语,乡程好买洞庭船。

汨罗人已没,谁复采江蓠。


春水又云满,孤舟安所之。


风沉渔父笛,花落女英祠。

老大离群一倍愁,溪山风物且淹留。

酝成春酒谁斟酌,抄得新书自校雠。

莫似牧之矜旷达,须教子重让风流。

寒江近户漫流声,竹影临窗乱月明。


归梦不知湖水阔,夜来还到洛阳城。

翼轸星边贯索疏,星文夜动紫宸居。


追锋急召归郎省,持橐犹稽侍玉除。


六路藩臣供馈饷,五溪蛮子乐耕锄。

何处多离感,山邮霁野光。


清吟贯骚雅,远意属荆湘。


霜树呈秋色,风兰生晚香。

寂寞邮亭紫翠中,有怀不得远相从。


渡头几发东西棹,西角长鸣上下钟。


江晚燕鸿秋信杳,野凉桑枣绿阴重。

酡颜探得洞玄真,老气摩霄岸角巾。


案上押批呼局吏,津头酿酒谢江神。


天寒茶课收征倍,雪霁梅吟寄驿频。

吴楚如今共一天,两州分券亦堪怜。


若教尽展杭州券,应不秤提自直钱。

杭州之券每新抄,行地仍宽价自豪。


不出荆州三十载,烂如袍絮若为高。

券贱官家币日轻,券高民失旧家生。


靴中运指何年了,一度称提一度惊。

只道军储入较量,谁知民命更禁当。


增钱新有梁肤使,破产旧遭周侍郎。

六千里楚旧堂堂,六十年来尔许荒。


败券殃民为第一,诸馀报发总寻常。

故人天上厌晨趋,走向人间看五湖。


已煮太湖东畔海,更飞青草北边刍。

恋别山灯忆水灯,山光水焰百千层。


谢公留赏山公唤,知入笙歌阿那朋。

故人相望隔吴兴,画舫青帘见未能。


幸我身随莲社老,喜君名自柏台升。


清朝事业群英在,前辈风流百感增。

本无颜色竞东风,冷落孤山水月中。
多谢诗翁好抬举,微言已坠棘端锋。
新持手版苕溪掾,应恨浮名别故乡。
泽国几瞻飞雁序,春风自入坠鳣堂。
坐曹未改平生好,开卷能如往日忙。
平生爱石似奇章,老矣一拳犹未致。
夜来梦绕太湖侧,万玉嶙峋清有味。
梦回身复落红尘,闻道皂湖山可人。
万里中原路未开,谁倾银汉洗氛埃。
诸公多向江南老,远使频从海上来。
九月溪寒鸥梦熟,三山秋暝鹤书回。
两年未报岭南书,却向湖南候起居。
赤壁山高三国后,洞庭波阔九歌馀。
楼临江渚曾招鹤,节过乡关不问鱼。
洞庭湖南木叶黄,桓桓宪府肃秋霜。
弭节还临楚王泽,观风定到屈原乡。
澧兰沅芷思公子,郢曲巴歌唱女郎。
使幕淹留久,高怀近若何。
秋生汉阳树,凉人洞庭波。
林箐猿吟数,湖田雁迹多。
闻说年来请洞霄,江湖奉使久勤劳。
有神仙处闲方得,用老成时退更高。
借宅但知新种竹,寻真想见旧栽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