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北风一以厉,雨雪何漫漫。


江湖莽浩淼,周道阻且艰。


故人在千里,寄我双罗纨。

雨后蓬蒿满径荒,不知千骑过东方。


凭熊谩驻旌旄色,题凤还馀藻翰香。


敢向云霄疏故旧,已从樵牧混行藏。

天语丁宁近御筵,彩舟同载记当年。


芝眉长仰云千里,蓬鬓那堪雪一颠。


玉帐谈兵书满腹,玄霜化液汞投铅。

夹浦桥西芳草新,当时此地共迷津。


年来买遍松陵棹,犹是江边失路人。

萧萧一骑渡洺河,知有心期在薜萝。


漳滏波声黄叶下,邢襄秋色白云过。


股肱三辅分庭少,笔札诸生任侠多。

武安王生谢公侣,逢人每道四溟子。


经笥曾携隆虑山,褐衣傲睨长安市。


同时淮上有吴生,苕霅为丞色不喜。

邺下使空返,潞南书更难。


只应劳远梦,何以报加餐。


宾客平原散,衣裘上党寒。

终日小园何所为,忘言不读国风诗。


闲来却觉呻吟好,老去仍知疾病宜。


月在鄜州能到此,人游梁苑误行期。

青缕宜婴石穴神,姜盐藙橘岂容亲。


汤鸣鼎甗飕飕响,末下刀圭瑟瑟尘。


火里枪旗俱发妙,胸中梨枣不妨春。

露窠那畏主林神,小摘筠篮手自亲。


旋转注汤云作脚,缤纷出磨曲为尘。


睡魔已战三竿日,诗社聊尝一信春。

年来直欲配茶神,石鼎山泉日日亲。


竹里烹煎嗤左计,舌端绵味认前尘。


书林坐搅枯肠读,酒所浑消玉颊春。

路转废垣边,依依市井连。


院荒晴见蝶,僧出午无烟。


古佛存唐像,残碑记宋年。

云气蓬莱阁,霜威獬豸冠。


耽书真柱下,执法更台端。


步骤三台近,声名七郡寒。

岧峣孤馆祝融峰,一榻长悬紫翠中。


为问群星谁共摘,由来帝座可能通。


不须白日招黄鹄,且向青天驾赤龙。

碧山何事欲焚鱼,闲却人间白玉除。


日月已瞻新衮冕,烟霞犹恋旧簪裾。


数株苍翠右丞笔,满握珠玑大令书。

历尽羊肠路几千,何缘孤棹到中川。


乘流幸借张融舸,被酒兼如李白船。


政乐已闻歌瑞麦,官贫时自赋贪泉。

箧笥犹存旧寄诗,品题何意复吾私。


玄言并入临池兴,彩笔兼传幼妇词。


羲献风流元代美,邹枚儒雅总堪师。

紫阁层台矗九成,人言此地即蓬瀛。


一经占毕惭粗浅,十载遭逢荷圣明。


高会想闻乡里盛,壮图全倚太阶平。

长谷水千顷,青天月一轮。


有尘飞不到,何处却生尘。

公欲空万有,谁哉记三生。


结习知未断,斯文独钟情。

祗园数峰碧,不易布地金。


谁续菱溪记,为公传此心。

龙宫带明湖,倒影疑可掇。


何当酌清泠,一洗尘中渴。

泽国有幽人,城中稀复见。


曾观论史书,吾党有腼面。

寒瓜削成菹,入眼犹自绿。


借问长安儿,此味还知不。

溪莼牵紫丝,念子良已久。


不在秋风前,不在秋风后。

三年望东林,几日又当别。


盈盈谷水波,一苇谁共折。

蓬蓬新树暗斜阳,江路花飞野草长。


为语传书江上雁,稳驼诗梦下南昌。

春江云树正苍茫,西望漫漫道路长。


便过花朝书未达,最难飞渡是鄱阳。

修竹东原澹夕晖,阳春独唱和偏希。


风流先代名才子,落拓淮南有布衣。


好我远投青玉案,避人长掩白云扉。

昔人吟咏处,醉草动春蛇。


岩石曾为供,溪毛可荐茶。


荆留千岁树,桂老九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