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坐与游鱼共乐,眠随独鸟成双。


爱尔横塘片水,宛然如练澄江。

名园傍水称清沧,浩浩江如世泽长。


乔木迁莺时睍睆,仙人骑鹤共翱翔。


花团锦幄迎朝旭,月涌金波进晚觞。

溪环南野似蓬瀛,却笑平泉浪得名。


一代人伦悬水镜,百年行乐寄棋枰。


篱编锦石黄花绕,棹倚银沙白鸟迎。

星辰曳履领千官,勇退遥辞玉笋班。


梦绕西清依北斗,园开南野即东山。


会中九老谁前席?


壶里三花好驻颜。

小搆山房护竹垣,道人行坐自云宽。


湘帘散映图书乱,石枕横支梦寐安。


世禄后先三曳绶,诗怀今古一凭阑。

曲房平向广堂分,壁立端如礼器陈。


拊瑟便应来凤鸟,折腰那肯揖时人。


词华价并金声赋,寿酒欢生玉树春。

江南五月百草长,芭蕉绕檐十尺强。


疏棂曲槛静相映,坐觉幽绿生虚堂。


波文隐约微风动,红尘不到苍云重。

高楼隔金阊,乃瞰横塘水。


画栋切云浮,雕题翼风起。


旷望临大荒,川原敞千里。

春阴一片。
隐接吴王苑。
苍苔冷、废池芜馆。

密密帘垂映柁楼,济川聊此舣虚舟。


群经列坐供游息,巨浪掀天得罢休。


猿鹤依栖知有地,儿童遗坠且无忧。

庐山移到龙溪东,两壁生云无数峰。


梦与文渊三峡水,共参金露九秋风。


万山恍对凝尘榻,五老仝携入室筇。

楼中图史澹炉墨,中有成都较艺文。


手泽存焉生旧感,心传妙处长新闻。


世科事业无如子,经学源流可致君。

岁久残僧屋,吾书故不尘。


持经入深竹,分韵与闲人。


花气闻慈像,松凉施四邻。

一室萧闲竹里安,绿波洗出万琅玕。


云深竞舞青鸾瘦,檐曲长霏翠雨寒。


三径清风人楚楚,五车汗简墨珊珊。

胜地昔曾行,云扉夜不扃。


长林笼碧瓦,明月照朱棂。


世比龙门寺,经翻贝叶青。

鹤坡南望水如天,亦有人家似辋川。


莼菜鲈鱼无恙否,几时来泛季鹰船。

山水东南郡,经营复此中。


渚花娇欲语,海鹤舞成童。


曲径重重月,回阑面面风。

城上楼台迥,山中日月开。


眼空人独坐,吏散客频来。


泉石秋先到,诗篇手自裁。

仙女谢尘匹,啸歌云雾间。


一朝乘云去,笙鹤渺空山。


山山翠石盘,涧涧飞泉响。

颍川太丘贤子孙,卜宅湘川还近村。


斜日数尖山入座,清风几个竹当门。


载酒每闻佳客至,卷书时共野人言。

诸葛南征且未回,城头华构立崔嵬。


手麾白羽当轩坐,目送晴云度水来。


士马合围鱼贯出,旌旗分队雁行开。

闻说山人种竹多,秋风萧飒意如何。


浮云不尽夏西谷,落日遥连淇上波。


起舞蛟龙金错落,飞来丹凤锦婆娑。

吾乡山水何处好,石台溪上桃源堡。


兰陵公子气凌云,故结新亭傍林岛。


亭前地势深回环,落花细草晴班班。

君不见当年卫武髦且期,尚欲进德形箴规。
又不见潞公堂成过九十,精神折冲夸德威。


公今年才六十耳,朱颜绿鬓俨未衰。

山间明月江上风,取之无禁用不穷。


仇仙一发醯鸡蒙,往往择胜贪天功。


斯堂飞梁挟双虹,坐客常满尊不空。

断简残编已可披,排签插架有馀师。


五三载籍多为贵,九百虞初小不遗。


润屋殊非阿堵物,传家自是宁馨儿。

福备天教百顺并,应须富贵又长生。


九霄庆泽沾身润,五色纶章照眼明。


翁媪岁时称寿礼,儿孙昼夜读书声。

章华芜没岳阳城,风月还从此地分。


目极洪流江接汉,胸吞大泽梦连云。


年丰栖亩粮盈野,士饱腾槽马轶群。

读书清净业,病亦与心违。


简蠹蟫穿字,帙藏蛛织衣。


羡君传七略,何日款重闱。

买山老山间,乃识山之容。


爱山无古今,此论谁非同。


仇仙来匡庐,一转语独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