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世事聊相挽,吾归亦有期。


白湖为客久,寒食到家迟。


接屋花仍在,遮门柳自垂。

归棹浮江水,寒衾拥醉眠。


乱花飞送客,细浪稳随船。


泪落浇山酒,愁生禁火天。

江山信美非吾土,飘泊栖迟近百年。


山舍墓田同水曲,不堪梦觉听啼鹃。

江海飘零几送春,飞蓬无地寄孤根。


梦回南浦人千里,醉倚东风酒一樽。


可是今年暗寒食,不堪多病怯黄昏。

衰年寒食又清明,攲枕诗成字不成。


欲寄宗文与宗武,一春风雨大江横。

寒节钟陵香骑随,同年相命楚江湄。


云间影过秋千女,地上声喧蹴鞠儿。


何处寄烟归草色,谁家送火在花枝。

可怜时节足风情,杏子粥香如冷饧。


无奈春风输旧火,遍教人唤作山樱。

一朵又一朵,并开寒食时。


谁家不禁火,总在此花枝。

厨冷烟初禁,门闲日更斜。


东风不好事,吹落满庭花。


过社纷纷燕,新晴淡淡霞。

江城寒食下,花木惨离魂。


几宿投山寺,孤帆过海门。


□声泼火雨,柳色禁烟村。

花时懒看花,来访野僧家。


劳师击新火,劝我雨前茶。

年时寒食。
直到清明日。
草草杯盘聊自适。

万井追寒食,闲扉独不开。


梨花应折尽,柳絮自飞来。


梦觉怀仙岛,吟行绕砌苔。

两翁俱是江南客,寒食他乡叹滞留。
燕舞莺啼春未老,一樽分我洗穷愁。
六桥桃柳近清明,狐首荒丘谩怆情。
南越一家无异土,西湖两地却同名。
神随云雨皆如梦,悟入莲花岂有生。
从来寒食半阴晴。
花底听歌声。
昨夜满城风雨,惜花还系心情。
宛转龙歌节,参差燕羽高。
风光摇禁柳,霁色暖宫桃。
春露明仙掌,晨霞照御袍。
灵鹊枝头久不闻。
闷来无意近芳樽。
纱窗几点清明雨,一院青苔自掩门。
漪岚堂下野芳晴,杨柳枝头歇雨声。
笑逐游人城外去,沙洲沽酒做清明。
寒食常年柳未黄,今年花满旧池塘。
如何春色今年早,试对春风笑一场。
急雨不闻枝上莺,春风祇度管弦声。
花梢日拥千兵出,柳叶低遮五马行。
休日文书得少闲,试寻高处凭阑干。
落花芳草不胜恨,细雨斜风都是寒。
东君老去梨花白,绯桃占断春颜色。
剩红分付紫荆枝,回首千花尽陈迹。
汗青庭外曲池滨,忆昔攒葩绕树深。
杏花榆荚晓风前,云际离离上峡船。
江转数程淹驿骑,楚曾三户少人烟。
看春又过清明节,算老重经癸巳年。
美人寒食事春风,折尽青青赏尽红。
夜半无灯还有睡,秋千悬在月明中。
恩光及小臣,华烛忽惊春。
电影随中使,星辉拂路人。
幸因榆柳暖,一照草茅贫。
寒食东风到舞筵,海棠开遍艳阳天。
银罂杏酪香同饱,画架榴裙血并鲜。
带雨花神娇欲泣,怯寒妃子醉无眠。
佳节逢寒食,孤斋聚德星。
谈应同稷下,会可比兰亭。
粥煮杨花白,尊浮竹叶青。
山楼飐飐风波阔,估舶溟溟人语昏。
寒食作阴将变雨,故人临别只消魂。
坐看海水群飞日,漫及神州戮力言。
三月十三寒食日,天是看花天。
暖风叶叶衫罗软,被游丝、引到花边。
晴绿皆香,落红如雨,迷住春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