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橘井汲后绿,杏林种时红。
北萱复何忧,年年领春风。


珊瑚作枝叶作玉,海人添筹出海屋。

玉节新从北极开,彩衣仍出尚方裁。


犹龙紫气将西度,如带黄河自北来。


岳色昼晴回菡萏,珂声春晓散蓬莱。

戏彩堂深翠幕张。
南飔特地作微凉。
葵花向日枝枝似,萱草忘忧日日长。

南极星临衡岳动,北堂萱映潇湘明。

汉宫瑶轴封仙检,涂水梅花照楚城。

海日蟠桃开寿域,天风青鸟下蓬瀛。

耆旧襄阳满,耽吟复此翁。


名跻作者列,身有古人风。


避宠辞朱绂,含精守绛宫。

昔年曾共玉京游,邂逅雷阳信宿留。


寇竹裁蕃遗爱在,菟裘归老宦情休。


青冥黄鹄谁能弋,水局山屏尽自由。

休从绛县数流年,甲子今来已近千。


进退雍容明主记,精神矍铄远夷传。


中朝四世称元老,上界三都证大仙。

璇枢一柱旧承天,花甲今称始寿年。


九塞烟尘归指顾,两朝文物入陶甄。


南山近傍芙蓉阙,左省高开玳瑁筵。

长安三月烟如织,上苑桃花看不极。
主人旧是武陵人,别有春林千树色。


千树万树玉岭赊,烂漫风前十里花。

归来时事转嚣然,宪老犹闻忆旧贤。


几杖重看中谒赐,牢尊特自尚方传。


期当潞国还朝日,数过磻溪遇猎年。

潞子城头紫气悬,词臣持节下从天。


绨函借日开银榜,绮阁飞花映醴筵。


疏雨寒声汾水上,白云秋色太行前。

婺星元只傍三台,寿母华筵向此开。


笙奏紫鸾千里至,书传青雀五云来。


汝南月旦乡人重,洛下风烟使者回。

江光岭色起嶙峋,岁岁金书使节新。
军府共尊中执法,主恩先赉太夫人。
楼前朝宴笙为凤,海上秋风脯是麟。
残生无似辱甄收,正作儒官已过优。
只有望云朝夕念,恩波傥得下炎洲。
年年腊尾庆生申,共祝槐庭过万春。
天使长生辅真主,人间不用说庄椿。
不论南北与西东,道路歌谣触处同。
要识太平真面目,丰年长入颂声中。
庆源衮衮益光华,闻道诸孙总称家。
活却生灵千百万,阴功天报的无差。
六龙斋洁疑圆坛,百辟奔趋列后先。
华发都人惊未见,一门两使并貂蝉。
晋公貌状谁能画,曹霸丹青与世殊。
头上进贤何足道,至尊书赞古来无。
圣皇日日侍庭闱,七十春秋自古稀。
不是相公平国后,谁令六騩得南归。
淮北淮南应战场,只今春草饱牛羊。
时平不假金汤固,淮水汤汤一苇航。
向来群议几纷纭,决策和戎断若神。
谈笑之间了天下,诚方前古有何人。
自从麟阁云台后,直到凌烟不乏人。
唐突汉唐今日是,元勋唯有一师臣。
相公大节能千古,三百年来第一人。
已是乔松贞晚岁,更教萱草茂长春。
胥江催送遗民老,续母还将旧德循。
八千岁月作春秋。
神仙第一流。
笑看尘世等浮沤。
生申维岳咏嵩高,孕秀储精岁月多。
盛旦上元开甲子,前朝令节纪中和。
铜符暂剖雄藩印,宝鸭行鸣禁路歌。
自种忘忧色倍荣,俱分擎露到金茎。
家筵易入江鱼荐,使节真回天马行。
闺法元常彤管籍,薰修南岳碧桃笙。
君不见大河九曲来昆仑,苍茫万里浮乾坤。
悬崖绝阪任倾没,惟有当冲一柱岿然存。
芙蓉直峭凌烟雾,不向他山资倚附。
古沔水遥,道场山暝,词仙今在何许。
正声悲久歇,宫徵空怀古。
余情更怜远别,怅扁舟、雁飞烟浦。
番风吹到,便苍松翠竹,都含春色。
月上初三弓势峭,挂向高芬寒壁。
把酒人来,读书客去,此地嗟今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