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老来遽有闺中戚,岁月飞腾奈尔何。


八十耄龄能有几,九三大耋可无歌。


祥琴合御吾非激,期乐如听玷可磨。

平生心迹笑元龙,今日城边比蔡邕。


岂是白头著书地,聊当涕泣自从容。

竹马交游早,星轺会遇难。


行年均坎坷,抚己共悲酸。


凤去钟山暝,龙沉洛水寒。

采石江边寂寞归,寿阳重到信前期。


闻韶忘味宁非美,倾盖论交已恨迟。


白凤文章元出众,青云歧路合逢时。

短帽轻衫信马蹄,只愁吟社爽襟期。


晓回谷口禽声软,寒束梅梢春思迟。


幸挹清标怜野逸,肯将孤愤累明时。

感公招我欲论诗,故岁新年颇后期。


冰塞大江舟渡晚,雪迷官道马行迟。


深深画戟双开处,浅浅梅花半绽时。

句水分携二十年,却临南海望青天。


元戎为解陈公榻,下客惭非孺子贤。


冷艳一枝梅照眼,清光五斗酒盈船。

魏台公送我,春风花落尽。


寿阳我访公,萧萧朔风紧。


且复念残年,鬓发安得鬒。

秋空久不雨,漠漠风卷沙。


胡为起高兴,昨夜辞山家。


明投金陵郭,府观凌紫霞。

踏尽琼瑶百里山,欲投城郭暮云间。


红炉速置一壶酒,故岁离家新岁还。

正喜床头新酒熟,忽闻江外故人来。


不知灵鹊谁传与,闹乱檐前日几回。

笑指天山气独豪,先持尺素报吾曹。


长城雪压龙文动,野戍云开马首高。


歌发欲呼犹子梦,泪飞先湿老僧袍。

晚晴紫翠溢平川,三十六峰凝霁烟。


匹练依稀分秀岭,玉虹摇曳舞危巅。


寒光定是连明汉,清气都疑贯九渊。

昔叹都门别,今闻陇坂还。


风烟背秦塞,陵邑过周关。


松老忘年契,朱衰玩日颜。

闻说新秋次第来,先期特地遣诗催。


要凭严令驱残暑,散作清凉遍九垓。

南行应不叹途穷,水驿连翩遇好风。


远浪飞来千白鹭,轻帆相逐两冥鸿。


残云日挂苍茫外,平野天垂旷阔中。

一帆安稳转汀洲,吞吐波澜画鹢遒。


三尺龙文光景动,川平何处有蛟虬。

萍踪无定复南游,垂老天涯且未休。


满目波涛穷厉揭,空山薜荔自春秋。

护溪叠嶂隐长城,直下寒流泯泯清。
背水人家认鸡犬,隔林佛屋听钟鲸。
山根合处客帆过,日脚断边渔火明。
平生爱山老山间,行山怕尽去复还。
兹游深入众山囿,一日看尽平生山。
颇闻黄山最奇秀,紫翠六六堆孱颜。
试将千里看山眼,来访山中佛祖家。
已识黄山真面目,主山犹放白云遮。
造物随人意,轻帆百里间。
舟痕风力健,客枕橹声闲。
山合尘纵断,秋高爽气还。
误领元戎太乙旗,提封四履镇南篱。
旄倪争向道涂看,名姓亦为蛮徼知。
时务正殷毋事酒,春光虽好莫言诗。
长途冉冉马萧萧,风势横来带雪飘。
雁队去成铧觜阵,蚁樽行向剑头挑。
气清肝膈诗还健,寒切肌肤酒易消。
末契托外亲,夙昔承顾盼。
邓鄙听论诗,房陵共遭乱。
苍黄南山路,大雪将没骭。
识君风概有三堂,别后频惊鬓有霜。
经耳万端人事近,动心千里客途长。
读书学剑全相误,临水登山独未忘。
诗仙假色管天坛,早晚真除碧落官。
境内雨频春亩润,门前山聚晓云寒。
十年不见应题塔,万事休论拟挂冠。
故人远作长沙宰,道我西游岂梦思。
千里绨袍重入楚,半生心迹正多岐。
髯参魁岸终何忝,密令风流孰更期。
亟来参幕府,遥望隔端城。
杖钺阻川涨,停舟待水平。
岛夷宁孔棘,嶂雨聿孤征。
三年泮水冷无毡,赢得萧萧雪满颠。
晚景不妨供彩戏,他乡安敢废诗篇。
剩将杯酒浇行色,速赁双童担近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