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京国薪如桂,家山桂满林。


叶留经岁碧,花雨盛秋金。


作楫商舟稳,为梁汉殿深。

示病毗耶金粟影,出山五祖金仙相。


神妙通灵顾虎头,白莲香火空诸妄。


腊中发药补衰朽,扶杖清风看花柳。

翚翼东西势欲翔,高怀卜筑白云乡。


虾须半卷山排闼,属玉双飞水拍塘。


天上功名身未老,年来丘壑意何长。

昔我初至秦,使旨不到蜀。


延首锦城春,千里寄孤目。


逮公今出峡,贱迹仍羁束。

莫将姓氏挠铨衡,数亩苍苔尚可耕。


明月孤舟从此去,白云一壑有谁争。


病身未老先谋隐,古道无人谩独行。

铁石心肠报主知,一生一死隔毫厘。


旌旗日影丹墀上,三拜尚书亦自奇。

龙旆霓旌夹两阶,九重阊阖一时开。


千官花底瞻天拜,双凤云间捧诏来。


生意根荄如启蛰,欢声朝野似闻雷。

柏乡花好入诗传,梦里石家锦障鲜。


记与使君曾共醉,江郊亭下水如天。

中郎堂上尚书宅,才得从容又别离。


今日归来亦衰病,两围秋草不胜悲。

牧之萍梗寄吴东,南北音容只梦中。


莫恨终天曾不见,天高留付若堂封。

高梁河上十年别,白塔亭前再见时。


万里风沙颜色黑,敝裘如结鬓如丝。

外家宅相悲零落,母氏风流记阿姨。


独有吾兄今又去,百年亲话更谁知。

尚忆西岷云气生,犹思昏黑蜀星明。


虚灯独夜草堂宿,细雨高秋木叶鸣。


天地名贤空往迹,山川文藻漫含情。

孤竹先贤国,三槐故相庭。


恭惟我文肃,藉甚古仪型。


金掌新卿月,银槎旧客星。

已分耕畦老一犁,天风吹梦入枯溪。


谁怜北垞骑牛背,又踏东华放马蹄。


槐绿不妨穿禁漏,枣红便觉动边鼙。

鹤书几到阖庐城,见说君王忆姓名。


衡岳云开传谏草,考亭月冷见文盟。


不从金马登丞辅,却托铜菟烦客卿。

人间一日履声藏,天上文昌落正芒。


直谅无朋今魏汲,师承有法古韦康。


思陵册府严招聘,孝庙经帷盛表章。

去年曾赋泰山高,祇识君侯一味豪。


稍稍近能窥雾豹,堂堂元不挂秋毫。


直将空洞容君辈,从使参军似马曹。

前年革履下星辰,那料如今更有春。


几为拜雩成俯膝,可辞持酒劳燋唇。


田家有喜新收麦,老子无何忽念莼。

共惟汉从官,三仕屈吾指。


前辈有郑公,后来王赵耳。


更生初去国,玉色欣共理。

淡墨当中印八神,众星环写象秋旻。


逢人只说忠和孝,莫道鸣珂与曳绅。

嗣对膺图日,群生望治时。


忽闻公已病,相顾事堪疑。


竟作堂堂去,空书咄咄词。

愤切身频痏,忧多鬓早丝。


有功裨圣主,无命佐清时。


论事明于掌,披图粲若棋。

力小惭形渥,心同傒栋隆。


忠能当世事,信可沃宸衷。


长往公何遽,孤鶱我最穷。

讲读真无敌,忠诚素有孚。


谈经兼体用,论事极精粗。


日已升旸谷,天方冒海隅。

剑阁重来日,瀛洲仅阅旬。


一从充保傅,五见易冬春。


作圣工夫久,膺图岁月新。

旧学渊衷记,新阡玉色疑。


似闻形叹慨,未忍失容仪。


海道空赍志,西州只贮悲。

今岁何迁次,乾坤失巨人。


老生啼坏木,后学叹迷津。


四海人才谱,三朝礼乐臣。

雨雪不顺时,阴阳失明晦。


麦根半成土,农夫泣相对。


我公诚诉天,天地忽已泰。

越鸟栖不定,孤飞入齐乡。


日暮天欲雨,那兼羽翎伤。


州民言刺史,蠹物甚于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