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蘋浪蹴帆移别浦,笋舆邀我度遥岑。


云开震泽水银溢,风掠洞庭螺翠深。


神井千寻龙起蛰,幽岩四面石成林。

词林巨擘久心降,万斛龙文只手扛。


革履似因求见数,朱衣暂隔引前双。


明当归辟翘材馆,想未能忘濯锦江。

对床有约二苏公,湖海何曾出处同。


得似公家情缱绻,相看岁晚乐冲融。


宛陵信是佳山水,公馆翛然若翠蓬。

鹤书杳杳上岩云,锦里安车忽暮曛。


二陆久当为世瑞,一夔留与护香芸。


中春涧壑晴如暝,亭午松萝气自薰。

文献遗诸老,风霜鲁殿馀。


斯人不可赎,吾道意何如。


永念年家好,曾联选部居。

开庆言容悦,咸淳奏直前。


每逢时宰怒,自保哲人全。


垂世三千卷,归田二十年。

有意超尘俗,无心爱夕晖。


劝餐惟屡却,持璧竟全归。


得正复奚憾,偷生良所非。

天俾公多寿,人知道不孤。


超然一室内,不与万波俱。


甲子新诗稿,烝尝旧布襦。

在昔实斋老,公能继盛名。


平生守师说,晚岁萃儒荣。


禋赦原兵祸,台纲忤物情。

清要三朝望,文章一世荣。


掌纶夸独直,荷橐表群英。


石室资殚洽,金华赖阐明。

雕戈红旆辔如丝,暂为君王镇左畿。


下鹄池边新有诏,卧龙山畔又催归。


共看阁老今黄闼,却笑门生也绣衣。

科试荣身道甚夷,敝车羸马若为驰。


圣俞仕宦由门荫,德裕讥评敢自欺。


恶醉已能真止酒,固穷初不坐耽诗。

虚抛南楚滞西秦,白首依前衣白身。


退鹢已经三十载,登龙曾见一千人。


魂离为役诗篇苦,泪竭缘嗟骨相贫。

自怜生计事悠悠,浩渺沧浪一钓舟。


千里梦归清洛近,三年官罢杜陵秋。


山连绝塞浑无色,水到平沙几处流。

纶阁知孤直,翻论北巷贤。


且縻莲幕里,会致玉阶前。


洙泗秋微动,龟蒙月正圆。

曳履南宫雪满簪,尊荣重沐圣恩深。


名成早遂还山计,身退犹存恋阙心。


车马都门争祖饯,盘餐邻曲共追寻。

我昔慕幽赏,山水纵奇观。
朝挥海客棹,暮宿山霞关。


武夷群峰白云端,幔亭玉女非人间。

南宫儤直雪晴时,冻雀无声隐竹埤。
贳酒暂同寒夜饮,盍簪深负故人期。
云垂绛阙知天近,月浸霜帘觉曙迟。
猎罢龙山日未斜,更从佛窟访烟霞。
半崖寒瀑如飞雪,几树霜枫似着花。
茶熟地炉煨榾柮,云留禅榻护袈裟。
晓从猎骑过禅关,萝磴萦纡取次攀。
兜率岩深千古在,辟支佛去几时还。
风幡影动空蒙外,云磬声闻紫翠间。
昔年曾共立彤墀,鹤发虬髯动主知。
岂谓初辞天府政,驾言长赴夜台期。
郁葱佳地藏簪笏,窈窕丰碑刻岁时。
琅玕碧锁何模糊,烟雨满林秋日晡。
龙潜九地喷灵霭,凤入层霄衔瑞图。
清瑟泠泠鼓湘水,翠华隐隐飘苍梧。
昔年杖节抚南夷,瘴雨炎风肯惮危。
每夜篝灯筹国事,随时焚草畏人知。
蛮方已喜标铜柱,汉殿重看赐玉枝。
黑发为官到白头,英名伟绩罕能侔。
两乘骢马登乌府,四转清阶立凤楼。
晚节正期身殉国,深宵岂谓壑移舟。
林木无声雪色残,一枝晴玉倚琅玕。
双禽何处栖来晚,重拂金衣度岁寒。
缁衣轻拂桂香清,终日间关学巧声。
不是趋时弄喉舌,朝阳要共凤和鸣。
琼枝花发雨晴初,林雀衔虫哺小雏。
食处饥肠虽暂饱,衔来物命肯怜无。
京兆多情世或羞,那知山鸟更风流。
双眉画得天然美,肯向东风媚白头。
京国交游已有时,春风偶动故园思。
三杯燕市开怀酒,几句都门送别诗。
海上仙人休问讯,山东民瘼好诹咨。
青岁登庸侍冕旒,白头归去觐松楸。
袂分冀北冰初冻,车驻莱阳柳正柔。
壮志肯缘乡土滞,此心长抱国民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