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东风蒲柳满江濆,杯酒离亭暂别君。
春事又随红紫老,人生每似燕鸿分。
榕亭雨过闻莺语,桑海天青见鹤群。
嚼实图何略,呼名谱未谐。
不争妃子笑,得入尚书怀。
关中人物擅才华,五福能全众所夸。
一梦黄粱成永诀,九重紫诰遽褒嘉。
官膺三品尚书秩,系出前朝仆射家。
亲承天宠出瑶京,驷牡騑騑过汴城。
将旨极知旄节重,到家争讶彩衣荣。
故园松菊应无恙,先陇松楸已长成。
壮哉於菟山之陲,踞视二子心若怡。
金晴夹镜玉爪利,斑斓文采生光辉。
有时一吼山石裂,腥风怒卷红叶飞。
潇洒襟怀众所知,康强不用杖扶持。
家中旧匣多收画,客里行装半是诗。
湖海交游皆好友,晨昏奉养有佳儿。
几年声誉重文昌,致政南归沐宠光。
二品秩登黄阁贵,五花诰染紫泥香。
到家好结香山社,辟地宜开绿野堂。
旧拜春官品秩崇,明良千载喜遭逢。
官壶驰赐葡萄紫,锦诰荣颁玉篆红。
孝义家声闻四海,经纶事业著南宫。
盛年际遇荷恩荣,一旦登庸列上卿。
风裁棱棱高百辟,忠诚耿耿著明廷。
名垂竹帛应难泯,神寄丹青宛若生。
坡仙写竹称第一,往往人间见真迹。
金钗折股锥画沙,妙笔当年信无匹。
此图寻常位置工,露叶云梢分淡浓。
京城城北雨花台,岁岁登高此处来。
松下烹茶烧石鼎,竹边呼酒泻琼杯。
塞鸿应候同秋至,篱菊逢时带露开。
闲来登宝刹,烟树望中微。
岁月自今古,江山无是非。
风声惊鹤梦,云气集僧衣。
一自中峰后,寥寥岁月遥。
我来寻古迹,僧迓集诸僚。
竹露寒苍玉,松风响翠涛。
闲访招提境,满山都是云。
泉声清可听,树色近难分。
客至贪看竹,樵来或采薪。
琪花开玉树,瑞叶散瑶空。
对此知冬暮,因之卜岁丰。
灞桥吟政稳,剡曲兴何浓。
腊八才过后,同云暗碧空。
玄冥司令肃,三白报年丰。
道蕴诗方就,袁安睡政浓。
使节翩翩去不回,九重闻讣亦兴哀。
和羹未尽盐梅用,清庙方求栋宇材。
佳传岂无良史述,甘棠应有后人培。
三十馀年侍禁闱,忠诚久荷圣君知。
两朝典故推先达,一代经纶属有为。
大旱正期霖雨用,贞松俄变雪霜姿。
红紫酣春醉复醒,洗妆谁把玉壶倾。
寒泉可是能言鸟,为向东风说此情。
华粉春衣染淡黄,看花因到午桥庄。
娥眉不为东风画,蝶使风媒莫浪狂。
红日三竿照海棠,睡痕犹浸露华香。
弄晴鸠妇来何处,唤醒酣春梦一场。
黄雀风长雨洗枝,花残莺老已多时。
红榴满树鸣山鸟,别是园林一段奇。
绿阴丛里浣花村,懒性朝来学灌园。
地僻烟霞藏竹坞,夜凉风雨到柴门。
敢论宣室虚前席,犹记黄封赐上尊。
长淮曾共听飞涛,此日征途赠佩刀。
给饷未论萧相国,临边空忆霍嫖姚。
榆关风急龙沙远,北斗霜横塞雁高。
门掩蓬蒿辙迹稀,花明江岸野云飞。
风烟正忆桃源近,琴鹤新从蜀道归。
细雨名园开锦席,晚山斜日照罗衣。
艳阳池馆夏生寒,偏喜清时共挂冠。
夜雨高吟频遣寄,稻田新熟愿加餐。
交游转觉蓬山远,魂梦犹惊蜀道难。
海上青山识贵臣,御炉香染赐衣新。
黄扉共忆还家日,黑发应怜报主身。
南北频年劳梦寐,渔樵何计静风尘。
人生能几时,踪迹何参商。
昔为双鸿鹄,比翼共翱翔。
今为水上凫,分飞隔河梁。
扁舟一叶掠垂虹,因泛江莲得识公。
千里军民安席上,一年宾主坐春中。
斑催紫橐朝天近,梦到黄粱霍地空。
时样多求赫赫声,惟公独韫玉精神。
传无房杜可书事,心即羲皇太古人。
日月升时先奋翼,风云浓处忽抽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