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上归来葺敝庐,买松移竹事幽居。


喜从邻里团新社,得教儿孙读旧书。


芳草池塘清涨溢,落花门巷绿阴初。

把君吟卷,羡群贤歌咏,太平寰宇。
不但流连花月事,空说酒家渔户。
鹿柴诗成,辋川图就,大得王裴趣。

先春欲吐,便琼瑶一色,铺为庭宇。
林下水边装点惯,雅称高人门户。
翠羽轻风,玉鳞斜月,索笑都成趣。

何来仙种,是广寒、栽向琼楼玉宇。
曾伴吴刚经斧斫,七宝同修月户。
叶底翔鸾,花边驯兔,凑合蟾宫趣。

洗红过了,看池塘柳絮,飞入檐宇。
露湿烟笼天一幄,不辨朱门蓬户。
百种萋迷,十分渲染,图写天然趣。

才过惊蛰,是轻阴地面,薄雷天宇。
一寸春泥封不住,欲进渭川千户。
箨未成斑,萌刚露角,中有甘香趣。

今年白下,趁春游、踏遍梵宫琳宇。
记得隐仙庵里去,一抹绛云遮户。
艳又藏丰,娇还带醉,满树杨妃趣。

朱家角里,料无因、缩做对门衡宇。
闻说瀛壶风景好,几许松窗云户。
不似城居,谷阳桥畔,绝少山林趣。

稍欣入林深,已觉烦虑屏。


霜果垂秋山,归禽度岚岭。


纷纷叶易积,漠漠云欲盛。

雨声连夕乱鸣檐,野色今朝稍入帘。


绿树成围黄鸟度,青天欲尽白波粘。


熊经懒戏愁危坐,鹊语无凭喜漫占。

城郭烟花裹屋庐,萧然谁识范莱芜。


借居种竹怜君达,筑室移山笑我愚。


坐久眼看乌几绽,醉来头向墨池濡。

本是山中客,胡为作远游。


风波惊脱险,岩谷喜寻幽。


纸帐寒来暖,僧蔬饱即休。

田宅虽无几,琴书幸有馀。


不妨临水赋,况是背山居。


适意真为乐,浮名总是虚。

搔首寒窗下,荒山草树迷。


鸟声喧昼寂,雁阵接天低。


更欲开三径,终当把一犁。

年去惊人老,坐来忘夜深。


未能成一事,何敢废分阴。


灯尽添残烛,山寒拥败衾。

久出畏人事,端来避世纷。


山光闲里见,樵唱静中闻。


茗碗晴翻雪,香炉晓吐云。

节物随时变,斜阳一望中。


暮云重叠碧,远树浅深红。


菊色滋寒露,芦花荡晚风。

自笑谋生拙,空惊岁月除。


年衰惟藉药,发少不禁梳。


尽日扃蓬户,无人过草庐。

归来非计失,事少得心宽。


村落年方稔,庭闱病复安。


诗当随景赋,酒莫放杯乾。

屋角营书室,新成八九椽。


开林延爱日,甃石截流泉。


山近岚光逼,窗疏月色穿。

我爱山居好,冬来惬野情。


檐前朝日暖,谷口暮云横。


柏子当轩堕,蕉花傍槛生。

桑溪竹圃路团团,门巷都非少日看。


送客棹船频借问,向来江面是阑干。

故人不见意何如,流水孤村处士庐。


犹记去年霜橘熟,分甘曾得寄来书。

地僻尘纷静,重门昼不开。


虚庭团竹树,曲径换莓苔。


阶下无人过,窗前有鹤来。

斋居澄澹况,祇祓意何深。


欲辨玄黄色,来观天地心。


万年长圣历,七日动希音。

篱落春风自满堂,荜门烟火近传觞。


忽惊水面千文皱,亦觉山眉半额长。


草绿远郊间赭白,花丛深树隐鹂黄。

出处行藏不偶然,何曾由我总由天。

收回紫陌红尘足,来结青山绿水缘。

万籁鸣时仍瀑布,数鸦起处忽林烟。

不到家园久,柴门碧草生。
鸟惊行盖起,犬向主人迎。
入院茶初熟,开樽酒复清。
诛茅谁助草堂钱,卖尽文章又卖田。
潘岳闲居原奉母,葛洪移宅总游仙。
无多别业悲生计,有味书镫忆少年。
百尺元龙寄兴长,图书插架一楼香。
弟兄共住东西屋,妻子还分上下床。
雨后看山千黛绿,窗前对月半天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