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忆共西州把酒卮,酒酣风味未全衰。


人惊李郭同舟日,句索羊何共和时。


省帐飘香君觐早,箧书腾谤我归迟。

淹卧清漳续畔牢,平时赋笔谢登高。


决科漫欲当三道,作颂何曾敌二豪。


久侍经帏惭肉缓,骤歌楼雪觉心劳。

把酒同寻湖畔春,赏心何况更良辰。


留阴岸雨溥红杏,送暖汀风恼绿蘋。


低写卧虹桥齿密,小装文鹢舫头新。

中山花下举离樽,缟发萧萧重黯魂。


假节共辞金马闼,满更先入玉关门。


弥年锦帐残香燎,几夕兰陔撷露痕。

前年寒食节,待诏直内庭。


休假百官出,独掩深严扃。


近侍不敢醉,赐酒空满瓶。

科名长恐辱同年,许国丹诚皎日悬。


谬掌斯文虽未丧,欲行吾道即无权。


谢公留滞苍苔院,潘岳征行落叶天。

长安弃废比藩方,通理犹宜占省郎。


入洛才名齐二陆,有唐门户本三杨。


袖中丹桂家声在,道畔丰碑祖德光。

布素相知二十年,喜君新咏弄璋篇。


洗儿已过三朝会,屈客应须满月筵。


桂子定为前进士,兰芽兼是小屯田。

却说蜀汉景耀五年,冬十月,大将军姜维,差人连夜修了栈道,整顿军粮兵器,又于汉中水路调拨船只。
俱已完备,上表奏后主曰:“臣累出战,虽未成大功,已挫动魏人心胆。
今养兵日久,不战则懒,懒则致病。

尘寰渐远渐凄清,似向昆仑采玉英。


此地已知邻华子,几人犹道识方平。


步高那复肌肤重,心逸都疑羽翼生。

白屋从来未有官,一名须作佛名看。


彦伦北谷重归去,安石东山足旧欢。


常调几时趍凤阙,湛恩唯待立鸡竿。

近年双阙暂鸣珂,出宰南城户数多。


古道存心公道显,恶人钳口善人歌。


登高赋处英辞在,垂橐归时旧物鈋。

老年才到病还催,老病成丛拨不开。


腹冷有时如咽雪,耳虚终日独闻雷。


半生辛苦归三径,万恨销磨向一杯。

多少儒衣只假涂,贵来谁肯更观书。


其间或以文争胜,未见如君识有馀。


长把六经为准的,最应三代是权舆。

良友嗟尘网,相期物外游。


求珠非赤水,不死是丹丘。


机上麟交擗,樽中蚁乱浮。

封豕长蛇战岭南,何人肉食不怀惭。


只今唯有高眠好,风弄松声水溅庵。

秀汝清旴数舍中,系匏名谒竟难通。


只知俗吏隆官业,不意高文有古风。


朝请待趍天屏北,家园归省浙江东。

虑远无如静,兹轩得地幽。


一官虽智效,万仞更心游。


风月趋吟笔,乾坤入坐筹。

紫宸归路接银台,复阁重门相望开。


浮俗共讥惟寂寞,高贤独肯少裴回。


照人珠玉惊尘骨,落笔埙篪写逸才。

春风数尽九,节物都非旧。


幕府省文书,阶除减奔走。


慵怜啼鸟唤,老藉高花诱。

英英文饶江汉士,何者天教丧眸子。


用心专一性转明,无所不知馀两耳。


能为乐府胜张籍,暗诵史书过杜顗。

一年同住夹城中,小圃高斋幸见容。


吟尽物题春唱和,讲穷人事夜过从。


寻芳待去门前约,访古邀回道上逢。

直栏横绝紫微阴,凭久秋光照客襟。


一道山川寒色远,万家烟火夕阳深。


泾滩水落群鸦集,秦岭云高断雁沉。

宝幢珠节共玲珑,九虎严关有路通。


遥望玉宸端象简,宛然身在广寒宫。

簌簌遥空堕碎琼,一街寒色晓风清。


题舆想入箫台下,似驾飙轮向玉京。

谁与招魂湘皋路。
零落佩兰盈渚。
扬舲緤马,旧儃佪处。

当年邂逅南楼遇。
得几日、团圞聚。
可怜一晌欢悰,争敌经年离绪。

日落苍天昏,奔驰吏下屯。


扬言科打使,论丁不论门。


老军出听卯,老妇吞声言。

叶落归故根,孤云有时还。


凶年闾里尽,谁门今幸全。


全者自何归,皮肤半不完。

载酒怜春尽,寻芳到翠微。


绵绵芳草远,扬扬杂花飞。


俯仰悲陈迹,淹留恨落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