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报故人吴季子,玺书何日下山东。
天门瑶草春相待,海上仙槎夜拟同。
过鲁好传周室礼,入齐还问太公风。
清朝词客白云司,不减风流邺下时。
一别瑶琴长自掩,经年尺素转相思。
除书晓动燕山色,握手秋回太岳姿。
顾荣江左彦,藻翰复超绝。
一辞笠泽云,十倡钟山雪。
水镜含春温,冰壶朗秋月。
昔我游济中,于兹二纪徂。
叨陪雪宫宴,地底喷真珠。
斗雹跑突泉,弄蟾大明湖。
地是排云上,天从破涧通。
乍看双剑豁,不数五丁雄。
一转成开辟,千寻接混融。
三过王园兴转新,为贪幽景岂关人。
苍苔印鹿尤堪赏,古树啼鸦也不嗔。
自有真山当北户,任他流水入西邻。
凤城山抱古时台,立马徐瞻紫气开。
东海暮云吴地共,大江春雪楚天来。
安危锁钥真烦寄,转战楼船实未回。
采药徵金几道看,兼逢飞檄募材官。
青灯夜湿封章雨,白发秋添露冕寒。
恩在闾阎深涕泪,事新刀笔转艰难。
时危贵权谋,盗贼本王臣。
招徕驾驭之,自足张吾军。
蜂虿固有毒,犀象亦可驯。
秋天寥廓使星明,光动山东七十城。
玉署文章厌闲冷,绣衣风采试澄清。
人随白雁霜前到,诗绕青山马上成。
尔道东行日,斯文北学传。
凤凰千仞上,騕袅万金前。
岳峙高无极,沧流渺百川。
历数开千载,明良会一时。
朝廷严守令,宵旰为黔黎。
南服方多故,东州复阻饥。
临淄城头风树悲,东流汶水归何时。
愁看风树将流水,因思亲没无还期。
蘼芜堂下秋霜色,日夕焄蒿动精魄。
二月江南气尚寒,石头城外水漫漫。
云连削壁千屏合,日映离觞两鉴看。
近渚晴花香细细,傍人风柳絮团团。
凭高仍一望,北固何崔嵬。
地形东吴越,江险通邛崃。
英雄既已矣,壮观空在哉。
八千潮路及东封,章水吴山凡几重。
北望方知天地远,南车惟向斗枢从。
丘园故梦经年阻,花木春情仲月逢。
百里山行迷碧草,息心对山觉山好。
六朝僧去忽千霜,三秋招隐惟五老。
一峰初上晓松哀,瀑布声闻客绪开。
仪制本清吏,积弊颇釐革。
吾志在邦礼,尔明赞予力。
以礼达诸刑,伐柯不远则。
百里弦歌遍讼堂,铜符墨绶正飞扬。
桥迎驷马过平乐,舄化双凫到上阳。
汶水星芒流剑匣,齐山云色堕琴床。
明经应诏唐公子,价比玙璠英妙年。
长安跃马志千里,东鲁获麟书一编。
路入淮河青树里,家邻海岱白云边。
远公遗迹在东林,往事名存动苦吟。
杉桧已依灵塔老,烟霞空锁影堂深。
入帘轻吹催香印,落石幽泉杂磬音。
烟笼蜃气晓霏微,竹色波光碧四围。
冕服三朝留直骨,文章千载握灵玑。
箫声月下成今古,鹤梦人间有是非。
封禅书成草未焚,岂无汉使索遗文。
一抔已瘗生花笔,五色还留护垄云。
赋就大招空吊影,眠归长夜竟沉醺。
郊居恨报讣音迟,正值秋风夜雨时。
蛩语暗催双袖泪,蕉声如和七哀诗。
冥途谁指生天路?
世事惟残竞动棋。
燃藜阁上老人星,一夜光销陨渤溟。
过眼功名蕉覆鹿,浮沤身世海漂萍。
官高方岳薇还紫,魂敛荒原草渐青。
壮岁交君到白头,燕都秦塞忆同游。
早知遽化辽城鹤,却悔轻回剡曲舟。
聚散临歧心已折,死生隔世涕难收。
真闲聊野服,至乐止人寰。
肯为神仙误,虚寻度索山。
圣王御六合,孝敬百礼崇。
祠坛及寝殿,如天开法宫。
大木出南楚,肃诏腾雷风。
旧路石冈僻,新堂松坞深。
春风猿鹤侣,扶杖远相寻。
江动新林浦,天垂大石峰。
四围山万点,云海濯夫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