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平生著酒满葫芦,醉上禅床不用扶。


更把酡颜惊世俗,方知肉眼是凡夫。

先生自以滑稽雄,何事偷身入汉宫。


跨鹤乘鸾本无定,安知不到此山中。

参得诗中句外禅,颇知经岁杜禅关。


要须觌面亲分付,不免烦君一下山。

梅山寄我近来诗,便恐诸郎气尽低。


双井派中真法嗣,莫将轻比顺阇黎。

云意悠悠晚尚坚,玉尘犹未破清寒。


不知谁把千岩雪,付与诗翁马上看。

剪水飞花点翠峦,未教全放玉孱颜。


分明六曲屏风样,和雪新描著色山。

泉声来自古龙湫,山底惊雷万壑秋。


溅雹打窗空破梦,飞流无尽不湔愁。

瀛渤从来是一沤,何妨飞锡到中州。


解将瓶钵横云海,懒向秦淮障逆流。

不见跳珠巳十年,旧游重说固依然。


此生如我岂非梦,到处逢师真是缘。


倦客来看栽药圃,先生昔侍讲经筵。

可怪子刘子,全家肯见存。


长分夜雨榻,复共草堂樽。


磊落吾何取,笑言君益温。

贼去方烧县,兵来复打城。


艰难唯有骨,生死两无情。


欲住家何有,谋归计未成。

翠巘几曲折,往来三数家。


捣皮催作纸,拥焙看烘茶。


山尽始见日,溪晴时露沙。

今日报贼去,下山犹复迟。


群儿收泪笑,老眼顾人疑。


梦入乡关屡,魂应躯干离。

黯惨春归日,荒凉贼后村。


鼓犹闻去寨,火未息平原。


不恨室庐尽,重欣老稚存。

夜燧馀三月,新愁有百端。


惊魂频雨泣,枵腹任风餐。


射雉山居险,薰狐穴处难。

横道俱蛇豕,亲交信绝疏。


别来应隔岁,乱定始收书。


转徙移家后,存亡雪涕馀。

浩荡奔流急,仓黄突骑来。


拥旌方满目,纵炬巳成灰。


去踏青山道,归看白骨堆。

避地今犹雪,移家春复深。


岂无花到眼,可奈鸟惊心。


茶动容时摘,兰香得细寻。

丧乱今犹尔,安危了未分。


叛羌初射月,群盗忽如云。


妙略归诸将,深忧轸圣君。

偈曰:“法本从心生,还是从心灭。
生灭尽由谁,请君自辨别。
既然皆己心,何用别人说?只须下苦功,扭出铁中血。

乍认东庄路不真,有桥通市却无邻。


山穷借看堂中画,花尽来寻竹主人。


烂熳笺麻发新兴,留连樱笋送残春。

浮云不共此山齐,山霭苍苍望转迷。


晓月暂飞高树里,秋河隔在数峰西。

山中何所有,岭上多白云。


只可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。

风露感我心,使我秋衣单。


郎忙索衾裯,惊叹岁月残。


忍哉使吾亲,重壤侵肌寒。

屐齿无泥竹策轻,莓苔梯滑夜难行。


独开石室松门里,月照前山空水声。

高高丹桂枝,袅袅女萝衣。


密叶浮云过,幽阴暮鸟归。


月和风翠动,花落瀑泉飞。

朝与城阙别,暮同麋鹿归。


鸟鸣松观静,人过石桥稀。


木叶摇山翠,泉痕入涧扉。

倦飞玄鹤亦知还,白石苍苔咫尺间。

车马自然多易水,衣冠原只在商山。

云浆夜酌金人掌,黛色朝披玉女颜。

清秋一晕挂凉蟾,渺渺银潢天汉淹。


乌鹊桥成谁问渡?


嫦娥宫近倘生嫌。


冰机争似云情薄,金掌依然露气廉。

青山诗思入秋添,愁对双星韵漫拈。


纨扇自来惊少昊,云軿何处御飞廉?


七襄枉乞天孙巧,五纬虚传汉使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