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此君劲节傲风霜,高卧尤宜逐客床。


雅制颇同琴可荐,莹肤端与玉争凉。


欲凭幻境成佳梦,故使通中贮秘方。

安眠饱食更何求,只欠云腴茗一瓯。


龙凤不须夸北苑,枪旗且与试中州。

知章本是四明狂,珥笔聊依日月光。


谪宦未从南亩乐,傲时自爱北窗凉。


溪山胜处陪诗社,文字空中见法王。

何日养铅丹,幽居紫翠间。


架岩开户牖,隐几俯溪山。


昔到浑如梦,今游更觉闲。

沉阴天色半含情,小院重门昼掩扃。


一枕睡馀香未散,三瓯茶后酒初醒。


山云舒卷闲中看,竹雨萧疏静处听。

秋杪幽居分外清,傍檐鸟雀自和鸣。


过时黄菊浑无赖,入眼青山独有情。


酒后晕红潮玉颊,吟馀儿杖殷金声。

三黜先生发半华,但将笔墨作生涯。


已知晏食能胜肉,更觉安行可当车。


月好只愁无竹叶,风来自与扫岩花。

偶向忙时乞得身,山居岑寂绝比邻。


雀罗可设门无客,酒盏频倾句有神。


隐背时烦木童子,伴眠犹有竹夫人。

谁刳苍玉事煎烹,形制深宽洁且轻。


觱沸未看浮蟹眼,飕飗先听起松声。


龙头豕腹徒嘲诮,铁涩铜腥费挈擎。

洁如白叠软于毡,縠浪龟纹细结联。


雅称独攲班竹枕,最宜深炷紫沉烟。


斜风细雨吴绫暖,万草千花蜀锦鲜。

千仞青山一草堂,萧然远去利名场。

夜凉愈觉风月好,雨过惟闻松桂香。

野寺春朝喧鸟雀,田家日夕下牛羊。

步屧秋风见蕣华,疏篱灼灼绕田家。


朝开暮落君休笑,纵使多时终委沙。

重阳旋觅菊花栽,青蕊萧疏殊未开。


我似陶潜正无酒,休将冷艳笑空罍。

昂然璀璨绕阶除,端似群雄领众雏。


只有一冠无别德,谁云鲁国固多儒。

道人多种木芙蓉,晓着清霜分外红。


万叶千花本何有,因空成色色成空。

假榻禅房夜寂然,瓦炉石饼爇龙涎。


霏微缥缈根尘际,吸引方知鼻观圆。

平生长作蠹书蟫,老去犹资慰我心。


每到古人名节处,慨然掩卷一沉吟。

山禽唤觉不成眠,兴若长鲸吸百川。


满酌瓷瓯当金盏,陶然便作酒中仙。

月出松林已半廊,故开窗牖纳清光。


嫦娥应讶年来瘦,千首新诗书满床。

玉洁烟轻一片深,飘然出岫本无心。


孤飞远映碧天去,也解重来为作霖。

森然绕槛翠琅玕,瘦节疏枝特地寒。


底事叶垂浑不舞,金风零露夜漙漙。

岁晚苍官鬓发青,回风披拂自悲鸣。


不容逐客多归梦,故作江湖波浪声。

月露凄清湿草根,寒蛩偏向夜深闻。


随时感气成悲怨,不是来销逐客魂。

修竹茂林山寺幽,蝉声如沸满清秋。


吸风饮露无求世,嘒嘒何为噪不休。

欲雨山云四面垂,空庭蚁战久相持。


只应薄伐檀萝国,正是槐安献捷时。

翩翾啅噪绕高檐,粒食枝栖安用贪。


怒斗不知缘底事,败毛轻毳落毵毵。

水边残雪照亭台,台上风襟向雪开。


还似当时姓丁鹤,羽毛成后一归来。

家在青山近玉京,白云红树满归程。


相逢一宿最高寺,半夜翠微泉落声。

下泊降茅仙,萧闲隐洞天。


杨君闲上法,司命驻流年。


崦合桃花水,窗分柳谷烟。

山居且喜远纷华,俯仰乾坤野兴赊。


千载勋名身外影,百年荣辱镜中花。


金樽潦倒春将暮,蕙径葳蕤日又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