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老来生计拙,织屦学於陵。


拨草明朝路,编蒲昨夜灯。


过桥逢孺子,度岭识归僧。

行遍千峰得此村,结茅况复近高轩。


相闻爱客时开径,应许闲人来叩门。


半角好山谁作主,一溪流水自同源。

众流归绝壑,一线下阶除。


结束云闲瀑,飞腾屋角鱼。


入门无别路,应物贵中虚。

与子周旋久,无心得便安。


溪山随分纳,苗稼不相干。


春草闲眠稳,秋田纵步宽。

搴藤编箬叶,迎刃解霜筠。


新制平头笠,能遮扑面尘。


影边无别物,世外有闲身。

茅堂烟火后,云外采芝归。


紫玉流匙滑,银丁入馔微。


神仙宁绝粒,吾道本忘饥。

晨出采薇蕨,暮归逢隐沦。


殷勤频借问,夷叔是何人。


粳米卢州饭,迷阳大地春。

浮生聊寄迹,决绝复奚辞。


一洗尘根净,方知涅不缁。


可堪盈手赠,偏与素心宜。

楚客有佳味,山僧非酒人。


醉嫌陶靖节,颦效屈灵均。


无复盐梅想,偏宜姜桂辛。

落箨带残霜,新苞出旧房。


浅深俱有得,遍界不曾藏。


所贵无枝叶,何须较短长。

石火爇枯木,地炉生湿烟。


阳和回冻谷,风雪过残年。


世事自冰炭,吾心殊冷然。

清晨随众出,薄暮负薪归。


渐觉钟磬近,远看云树稀。


长林连野烧,落木带霜威。

飞泉不到地,疏雨未成霖。


努力事朝汲,长歌怀汉阴。


露葵刚覆足,霜芥欲抽心。

石上草根浅,日高朝露晞。


荷锄惟独往,翘楚刈将归。


物理有代谢,吾心无杀机。

草木得真性,无人也自芳。


下山才半日,采撷已盈筐。


剩有烟霞气,归来衣带香。

诛茅补茅屋,乃在西峰西。


但恐风雨至,不知云日低。


宽惟客膝坐,高仅与眉齐。

所居无四壁,聊复借藩篱。


芳槿环三匝,春风时一披。


人声灯火外,门掩月光迟。

十年生计在,此意与谁论。


取次青垂槛,方将绿映门。


无心藤倚树,转盼叶归根。

白首无兼味,黄斋只数茎。


不知牙齿落,还与菜根争。


发瓮醢鸡笑,行堂热碗鸣。

东西坊本依城市,大小山今有弟兄。


拟卜幽栖分岭翠,好凭竹阁听泉声。


倦同飞鸟投林急,慵爱蜗牛戴屋行。

春秋何局促,今古日来还。


自了非吾事,长勤庶可攀。


希贤须远步,志士多苦颜。

三径无人独闭关,青山有意就馀闲。


牛羊草际时同往,鸡犬云中不记还。

此中不足外人言,未必桃溪异此源。


我爱其幽君莫问,空山亦自有真存。

卑栖已足蔽图书,展帙朝朝幸有馀。


千载相关何许事,百年如寄此谁居。

行吟不外数峰间,深谷无人鸟共还。


更获渔樵成此舍,忽忘云树是他山。

欲罢长勤谢懒童,不妨微雨趁朝风。


平分岸草舒遥绿,细浥园花注小红。

为爱前峰递晓青,科头尽日理荒庭。


每从樵斧开山秽,欲今渔歌动渚馨。

网薜为帷尽一丘,攀松作盖聊淹留。


独当远岫开风榭,兼向烟涛出钓舟。

披衣及晓赴初光,山课催人亦太忙。


一路芜烟须尽扫,满空松雪正飞扬。

即看云影下山扉,漫许云光出翠微。


小搆何须求大木,疏篱尚可囿群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