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师本穷和尚,我亦穷秀才。
忍穷俱已彻,老肯不归来。
今师虽暂别,泉石莫相猜。
僧中有高僧,士亦有高士。
我虽不为高,心粗能知止。
师是个中人,特患不为尔。
古无住持事,但只传法旨。
有能悟色空,便可超生死。
庸僧昧本原,岂识西归履。
吾邑多缁徒,浩浩若云海。
大机久已亡,赖有小机在。
乃更与一岑,纯全两无悔。
纷纷学禅者,腰包竞奔走。
才能脱葛藤,痴意便自负。
求其道德尊,如师盖希有。
我与师来往,岁月虽未长。
相看成二老,风流亦异常。
既宴坐岩上,我方为聚粮。
扶疏岩下树,入夏总成阴。
几年荆棘地,一旦为丛林。
我方与衲子,共听海潮音。
师心如死灰,形亦如槁木。
胡为衲子归,以响答空谷。
顾我尘垢身,拟向禅河浴。
爱山端有素,拘俗亦可怜。
昨守当涂郡,不识隐静山。
羡师来又去,愧我复何言。
幽栖非不胜,触目是林丘。
若比兹岩秀,培塿固难俦。
云山千里见,石泉四时流。
我生山窟里,终朝面孱颜。
独此岩未到,抱恨知几年。
兹游信奇绝,一览小众山。
我年七十五,木末挂残阳。
纵使身未逝,亦岂能久长。
尚冀林间住,与师共末光。
我自归林下,亦复与世疏。
赖有善知识,时能过吾庐。
伴我说道话,我爱读佛书。
民人遍巢穴,洪水溢唐虞。
大禹是随山,四岳与之俱。
周流于八极,昔罕到舟舆。
越客对罽骇,胡人见布疑。
鸾凤岂常鸟,若木非凡枝。
缅彼八方外,国人安谓奇。
青要更南望,禹父化墠渚。
而彼羽渊滨,黄熊何处所。
吴刀虽可伤,致之实由汝。
耕父尔何神,常游清泠渊。
穷宙亦如此,丰山无岁年。
九钟知霜鸣,感应出自然。
帝俊仙丘外,青青开竹林。
阿那三桑好,灏溔封渊深。
鸾凰河水舞,青鸟卫山吟。
珥蛇乘两龙,名曰夏后开。
而以三嫔上,窃得九歌来。
清吟动天穆,妙舞独徘徊。
少昊息甘山,于此弃琴瑟。
羲和浮甘渊,朝朝弄红日。
将升明星上,运转送之出。
岂知东海流,水石不可堙。
徘徊西山侧,来往空伤神。
瘏口功不就,填之巳千春。
葳蕤三青鸟,取食飨王母。
㠍嶪三危山,何复栖其首。
鸱鸟不足群,傲■非所友。
洞庭有二女,绰约戏中洲。
朝为沅澧行,暮作潇湘游。
亭亭素月夕,袅袅金风秋。
百神觞帝台,忽然鼓钟来。
飘风使先驱,涷雨清尘埃。
旌盖何纚属,天门为之开。
国邑多狡客,白日行峳峳。
狙诈复饕诐,君子胡可留。
予欲舍之去,夫椒诚故丘。
槐江已西上,平囿复南望。
魂魂昆仑气,熊熊下都光。
英招奋羽翰,四海周翱翔。
嶜崟群玉山,是为王母居。
蓬发而豹尾,长啸山之隅。
白云在遥天,昔旋穆王车。
汤汤复沸沸,是谓玉膏源。
黄帝食□□,登龙巳孤骞。
周游丹木上,道成笑不言。
国邑有大繇,康庄行猾褢。
海内扬戈兵,凫徯下鹿台。
宛彼鴸鸟鸣,贤豪逐草莱。
岪郁流波山,流波浮东海。
黄帝得苍夔,为鼓几千载。
振橛威四方,焕然生风采。